《送滕寺丞归苏州》

时间: 2025-01-04 10:14:05

驱车入蜀时,有弟母不往。

留妇侍母傍,以子嘱妇养。

昨得阊门书,妇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弃官提辔鞅。

东驰三千里,鬻马求吴桨。

吴桨速如飞,归来拜堂上。

堂前去时树,已觉枝条长。

岂无怀抱感,为寿酌春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滕寺丞归苏州
梅尧臣 〔宋代〕

驱车入蜀时,有弟母不往。
留妇侍母傍,以子嘱妇养。
昨得阊门书,妇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弃官提辔鞅。
东驰三千里,鬻马求吴桨。
吴桨速如飞,归来拜堂上。
堂前去时树,已觉枝条长。
岂无怀抱感,为寿酌春醠。

白话文翻译:

在我驱车入蜀的时候,弟弟和母亲都未能前往。
我留下妻子在母亲身旁,叮嘱她照顾孩子。
昨天收到阊门的信,妻子和孩子都已故去。
我的心情怎么能安宁,决定辞官驾车赶回。
我向东急驰三千里,卖马寻求吴地的桨。
吴地的桨快得如飞,终于回到家中拜堂。
堂前出发时的树,已经发现枝条已长。
难道心中没有感慨,为了寿辰而饮春酿。

注释:

  • 阊门:指的是苏州的一个城门,象征着故乡。
  • 泉壤:指的是坟墓和土壤,意指死亡。
  • 弃官:放弃官职,回归故乡。
  • 鬻马:出售马匹,以筹集回家的费用。
  • 吴桨:指的是吴地的船桨,象征着快速的交通工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入蜀期间,因弟弟和母亲未能一同前往,留下妻子照顾孩子。后得知妻子和孩子的死讯,心中悲痛,决心辞官回家。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悲痛。

诗歌鉴赏:

《送滕寺丞归苏州》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诗的开头,诗人通过“驱车入蜀时,有弟母不往”引入家庭的主题,他的弟弟和母亲未能同行,暗示了家庭的缺失与孤独。在得知妻子和孩子去世的消息后,诗人内心的焦虑与痛苦愈发明显,“此心那得安,弃官提辔鞅”表达了他对官职的放弃与对家庭的渴望。

后面的描写中,诗人以“东驰三千里,鬻马求吴桨”体现了他急于回家的心情,卖马求桨的过程象征了他为家庭而奔波的艰辛。而“吴桨速如飞,归来拜堂上”则传达了他对于归家的期待与渴望。最后几句通过对堂前树木生长的描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家庭变迁,结尾的“岂无怀抱感,为寿酌春醠”则流露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沉感悟,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驱车入蜀时,有弟母不往:诗人入蜀时,弟弟和母亲未能同行,表现出家庭的缺失。
  • 留妇侍母傍,以子嘱妇养:诗人把妻子留在母亲身边,叮嘱她照顾孩子,体现出家庭责任感。
  • 昨得阊门书,妇子死泉壤:收到来自阊门的信,得知妻子和孩子已死,悲痛至极。
  • 此心那得安,弃官提辔鞅:内心无法安宁,决心辞去官职,驾车回家。
  • 东驰三千里,鬻马求吴桨:急速向东奔波,卖马以换取船桨,表达回家的迫切心情。
  • 吴桨速如飞,归来拜堂上:吴地的船桨快如飞,终于回到家中,寄托了对家的渴望。
  • 堂前去时树,已觉枝条长:离开时的树木已经长高,暗示时间的流逝。
  • 岂无怀抱感,为寿酌春醠:即使心中充满感慨,也要为寿辰而饮酒。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吴桨速如飞”),通过生动的比喻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采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与对生离死别的无奈,反映了人对亲情的强烈依恋与渴望,讴歌了人间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奔波与离别。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象征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生命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阊门”指的是哪里?

    • A. 城门
    • B. 河流
    • C. 山脉
    • D. 村庄
  2. 诗人为何决定辞官返回苏州?

    • A. 因为工作压力
    • B. 因为家庭变故
    • C. 因为生病
    • D. 因为出差
  3. 诗中“吴桨速如飞”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急切
    • C. 开心
    •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梅尧臣的《送滕寺丞归苏州》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孤独感。两首诗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深度和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