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张氏钟秀阁
作者: 王云〔宋代〕
卜筑郊扉,登临野趣宜。
鸥边春浪间,草外碧云低。
画忆王摩诘,诗渐杜拾遗。
徘徊半楼月,残夜水明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张氏钟秀阁的美丽自然景色。我来到这个乡间的门口,登上阁楼,享受着野外的乐趣。鸥鸟在春天的波浪边飞翔,草地之外的碧蓝天空低垂着。这里的画面让我想起了王摩诘(王维),他的画作充满了诗意,而我渐渐地也想到了杜甫的诗。此时我在半楼月光下徘徊,夜色已晚,水面上映照着明亮的月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卜筑: 卜,指选择、预定;筑,建造。这里指选择地方建造。
- 野趣: 自然的情趣,指乡野的风光。
- 鸥: 海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王摩诘: 指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
- 杜拾遗: 指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拾遗指其诗歌风格。
典故解析:
- 王摩诘: 王维以其山水画著称,诗中常有描写自然景物之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杜拾遗: 杜甫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深沉,故提及杜甫则暗示诗人的情感深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云,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王云游览张氏钟秀阁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欣赏与对古人诗画的怀念,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张氏钟秀阁》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人文思考的诗。诗人在郊外的钟秀阁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大自然的宁静。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代诗人的怀念。开头两句“卜筑郊扉,登临野趣宜”,描绘了诗人选择在乡间建造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乡野风光的喜爱。后面的“鸥边春浪间,草外碧云低”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鸥鸟在波浪间飞翔,草地旁的碧云低垂,让人感受到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接下来的“画忆王摩诘,诗渐杜拾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王维和杜甫的敬仰,也反映出他在自然中沉浸,思绪万千的状态。最后两句“徘徊半楼月,残夜水明时”则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月光洒在水面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景,仿佛让人沉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卜筑郊扉: 诗人选择在乡野中建造一个小阁,暗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登临野趣宜: 登上阁楼,享受野外的乐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鸥边春浪间: 描绘春天的生机,海鸥伴随着春浪,展现出自然的和谐。
- 草外碧云低: 草地之外,蓝天低垂,营造出一种宽广而开阔的视觉感受。
- 画忆王摩诘: 触景生情,想起王维的山水画,表达对古代艺术的向往。
- 诗渐杜拾遗: 诗的意境渐渐联想到杜甫的诗,强调诗人对文化的认同。
- 徘徊半楼月: 在阁楼上徘徊,月光照耀,营造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 残夜水明时: 夜已深,水面明亮,象征着宁静与思索。
修辞手法:
- 对仗: “卜筑郊扉,登临野趣宜”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通过“鸥”、“春浪”、“碧云”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景。
- 象征: 月光象征着思考与宁静,水面明亮则暗示内心的清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古代诗人的怀念,同时反映出一种宁静、思索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鸥: 自由与生机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活力。
- 春浪: 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碧云: 象征着辽阔的天空与宁静的心境。
- 月光: 代表思考与宁静,给人一种孤独而美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摩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王维
C. 李白
D. 白居易 -
“卜筑郊扉”中的“卜”字意思是: A. 选择
B. 建造
C. 游玩
D. 观察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诗中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反映了人生的感慨与社会的现实,情感较为沉重,与王云的轻松自然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王维诗文集》
- 《杜甫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