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偕伯兄步鄠西郊外》

时间: 2025-01-19 22:44:28

雁影动高秋,飞云澹不收。

相将问征羽,何日到南州。

浅水波澜蹙,暮山烟雾稠。

天风吹百感,凄绝此淹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影动高秋,飞云澹不收。
相将问征羽,何日到南州。
浅水波澜蹙,暮山烟雾稠。
天风吹百感,凄绝此淹留。

白话文翻译:

在高秋的天空中,雁群的身影飞舞,飞云淡淡地没有聚拢。我们相约问候那只准备出征的雁,何时才能到达南方的州郡。浅水中的波澜轻轻起伏,傍晚的山峦被浓密的烟雾笼罩。天风吹拂,激起我百般感触,令人感到无比凄凉和留恋。

注释:

  • 雁影:雁的身影,象征着北飞的候鸟。
  • 高秋:指深秋,高空中天气清爽。
  • 征羽:即出征的雁,代表着漂泊和离别。
  • 南州:指南方的州郡,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波澜蹙:浅水中的波纹轻微起伏。
  • 暮山:傍晚时分的山,暗示时光的流逝。
  • 烟雾稠:烟雾较重,形成朦胧的氛围。
  • 百感:百般情感,暗示复杂的内心感受。
  • 凄绝:凄凉绝望,传达出失落之情。
  • 淹留:留恋,留在这里不愿离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家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多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日,正值丰收季节,然而作者却在此时感受到秋日的凄凉与孤独,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的留恋。

诗歌鉴赏:

《秋日偕伯兄步鄠西郊外》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雁影、飞云、浅水波澜等自然意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开篇以“雁影动高秋”引入,展现出高空中自由飞翔的雁群,带来了一丝生机。然而,随即而来的“飞云澹不收”,则暗示了秋天的冷清与淡漠,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借助“相将问征羽,何日到南州”,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与期盼,仿佛在问候那只即将出征的雁,何时能带去他的祝福与思念。此句不仅传达出对友人的想念,更表现出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

“浅水波澜蹙,暮山烟雾稠”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波澜轻轻起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暮山烟雾稠”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沉静的忧伤。

最后一句“天风吹百感,凄绝此淹留”,将情感推向高潮,天风的吹拂激起了作者百般的感触,凄凉、绝望的情绪在此刻达到顶峰,表达出他对当下境遇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影动高秋:描绘初秋的景象,雁群在空中飞舞,象征着旅途与离别。
  2. 飞云澹不收:飞云轻柔而不聚拢,暗示着秋天的孤寂。
  3. 相将问征羽:与朋友一起询问即将出征的雁,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
  4. 何日到南州:期待着朋友何时能到达南方,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
  5. 浅水波澜蹙:描绘了浅水中的波纹,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6. 暮山烟雾稠:傍晚的山被浓雾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感。
  7. 天风吹百感:风的吹动激起了诗人心中的百种情感。
  8. 凄绝此淹留:留恋于此地,感到无比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影与秋天的景象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
  • 拟人:风吹动百感,给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浅水波澜蹙,暮山烟雾稠”,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美好过去的怀念。诗中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是背景,也是感情的寄托,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影:象征离别与思念。
  • 飞云:代表无拘无束的自由。
  • 浅水波澜: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起伏。
  • 暮山:象征着夕阳西下,时光的无情。
  • 烟雾:代表迷茫与不确定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州”指的是哪里?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2. “天风吹百感”中的“百感”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象 B. 复杂的情感 C. 生活琐事

  3.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凄凉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顾家树的诗更加关注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通过对月亮的思念,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两者均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但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中的自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