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忆内》
时间: 2025-01-14 06:02: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云迢递,想楼前杨柳已成阴。
应是凝妆愁望,幽思不能禁。
只道暂时分手,又谁知流滞到而今。
看青梅已老,榆钱都落,春色杳难寻。
但愿牛衣对泣,向天涯不愿绕身金。
况是穷途寥落,暗里鬓霜侵。
瘦马残阳芳草岸,孤灯寒雨翠罗衾。
恨层山阻隔,离怀无计托瑶琴。
白话文翻译
碧蓝的云彩遥远延展,想必楼前的杨柳已经成荫。
应该是她在凝妆时愁眉不展,内心的幽思无法抑制。
只道是暂时的分别,谁知竟流逝至今。
看那青梅已经成熟,榆钱纷纷落地,春色已然难觅。
只希望能在牛衣下痛哭,向着天涯不愿让金钱缠绕。
更何况在这穷途寥落,暗中鬓发已被霜染。
瘦弱的马儿在残阳下走过芳草岸,孤灯下寒雨淅沥,翠罗被单裹着。
恨那层层山峦阻隔,离别的思念无处寄托于瑶琴。
注释
- 碧云迢递:形容天空的云彩远而延展。
- 凝妆愁望:指女性在化妆时愁眉不展,暗含思念之情。
- 青梅已老:青梅象征青春已逝。
- 牛衣对泣:指牛衣下的哭泣,意味着艰苦生活中的悲伤。
- 瑶琴:古琴,象征文人雅士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作品多蕴含深情与孤独。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作者思念故人之际,表现了对分离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与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南浦 忆内》是俞士彪的一首充满思念和孤独感的古诗。全诗以“碧云迢递”开篇,勾勒出一幅远山云天的意境,将思念的情绪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诗中多处描写自然景物,细腻而生动,如“楼前杨柳”、“青梅已老”,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也隐喻着青春的逝去与无尽的思念。
诗中情感的转折也十分明显,起初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愈加沉重,表达了作者在离别后的孤寂和无奈。特别是在“瘦马残阳芳草岸,孤灯寒雨翠罗衾”中,孤独的意境跃然纸上,读者几乎能感受到那份深切的孤寂与无助。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观到个人感受,构建了一幅深情而忧伤的画面。诗人在对故人的思念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云迢递:描绘出远方的天空,暗示内心的思念之情。
- 想楼前杨柳已成阴:联想到曾经的美好时光,杨柳成荫象征温柔的回忆。
- 应是凝妆愁望:描写女性在思念中的愁苦,表现出情感的细腻。
- 只道暂时分手:最初认为只是短暂的分别。
- 又谁知流滞到而今:不曾想这分离竟然持续至今,表达了时间的无情。
- 看青梅已老:青梅象征青春,暗示时光的流逝。
- 榆钱都落,春色杳难寻:春天的象征消逝,生活的美好难以再现。
- 但愿牛衣对泣:渴望能在艰苦生活中找到情感的寄托。
- 向天涯不愿绕身金:希望能够自由而不被物质束缚。
- 况是穷途寥落:在生活困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
- 暗里鬓霜侵:形容岁月无情,鬓发已染霜白。
- 瘦马残阳芳草岸:描绘出一幅孤独而凄凉的画面。
- 孤灯寒雨翠罗衾:夜晚灯下,雨声伴随,感受更为沉重。
- 恨层山阻隔:因山峦阻隔而感到的无奈与失落。
- 离怀无计托瑶琴:思念无法寄托,感情的孤独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梅比作青春,将榆钱比作过去的美好。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个人情感。
- 对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包含了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探讨。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将内心复杂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云:象征天高云淡,寄托思念与希望。
- 杨柳:常用于表达柔情与思念。
- 青梅: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 牛衣:代表艰苦的生活境遇。
- 瑶琴:寄托情感的工具,象征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梅”象征什么意思? A. 青春
B. 美食
C. 旅行
D. 伤感 -
“牛衣对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D. 满足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拟人
C. 排比
D. 对仗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强调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的渴望。
- 《静夜思》: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更加直接而朴实。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俞士彪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