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韩奉礼随侍之许昌
岸之侧,多菖蒲。
岸之下,多乳鱼。
乳鱼可以馔,菖蒲可以葅。
羡君调膳去且乐,
因使无忘寄我书。
白话文翻译:
我看到岸边长满了菖蒲,
水里游动着许多乳鱼。
乳鱼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菖蒲可以用来做香料。
我羡慕你能够去调理美食,享受快乐,
但希望你不要忘记给我寄一封信。
注释:
- 菖蒲:一种植物,常用于药用和香料,象征清香。
- 乳鱼:幼小的鱼,肉质鲜嫩,适合烹饪。
- 羡君:羡慕你,指向韩奉礼。
- 调膳:指调理食物,烹饪的行为。
- 寄我书:希望对方能够写信联系,寄信表示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少白,宋代诗人,生于江苏吴县,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写实,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送别韩奉礼前往许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之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之间的交往常常通过诗词和书信进行,寄托了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送韩奉礼随侍之许昌》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韩奉礼前往许昌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惆怅与思念。开头以“岸之侧,多菖蒲”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水边画面,菖蒲的清香与乳鱼的鲜美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丰盈。
“羡君调膳去且乐”一句中,诗人用“羡”字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显示出对朋友即将享受美食生活的羡慕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真挚的人际关系,而“因使无忘寄我书”则是对友谊的珍视与期盼,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直接表达,展现了梅尧臣特有的诗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岸之侧,多菖蒲:描绘了岸边的自然景象,菖蒲的生长象征着清新与活力。
- 岸之下,多乳鱼:水面下的乳鱼生动地表现了水域的丰富,食物的象征。
- 乳鱼可以馔,菖蒲可以葅:两者分别代表美食与香料,突出自然对生活的滋养。
- 羡君调膳去且乐:诗人对友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感到羡慕。
- 因使无忘寄我书:在祝福友人的同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菖蒲与乳鱼比作生活的美好与丰盈。
- 对仗:全诗结构和对称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意象:菖蒲和乳鱼的意象富有生活气息,象征着友谊与生活的滋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浓厚的人情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菖蒲:象征清新、纯净的生活。
- 乳鱼:代表美味与生活的丰盈。
- 岸边:象征安静、恬适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A. 芦苇
B. 菖蒲
C. 竹子
D. 柳树 -
乳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食
C. 自然
D. 喜乐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失落
B. 羡慕与思念
C. 愤怒
D. 快乐
答案:
- B. 菖蒲
- B. 美食
- B. 羡慕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by 王之涣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送韩奉礼随侍之许昌》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友情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前者更注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的细腻感受,而后者则通过月光和孤独感传达思乡的情绪。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梅尧臣研究》
- 《古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