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

时间: 2025-01-14 11:25:44

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


白话文翻译

谁用那把千古的倚云剑,刺破了苍石的天窗?
深渊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水,有时清澈的月光透过漏斗照射而来。


注释

  • 万古:形容时间极其悠久。
  • 倚云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非凡的才能,像剑一样直指苍穹。
  • 苍石:指青灰色的石头,象征自然的伟岸。
  • 泓渊:形容水深而清澈的深渊。
  • 月漏:指月光透过缝隙洒落下来。

典故解析

  • 倚云剑:源于古代文人对剑的崇拜,剑在诗中常象征才华与抱负。
  • 清光来:暗指月光的柔和和清澈,常用来表达宁静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升之,号香亭,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感悟与思索。诗的开头以“谁将万古倚云剑”发问,勾起读者的思考,似在探讨历史的悠久与人类的梦想。接着“刺破苍石天窗开”,则用锐利的比喻描绘了人类追求理想的勇气,仿佛在说,只有勇于挑战,才能打开新的视野。

第二联“下贮泓渊不可极”,通过描绘深渊的无尽,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深邃与复杂。而“有时月漏清光来”则给人以希望,暗示在黑暗的深渊中,总会有光明的时刻降临。整个诗歌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意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将万古倚云剑:发问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谁能像这把“倚云剑”一样,象征勇气与理想。
  2. 刺破苍石天窗开:描绘出一种突破性的力量,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3. 下贮泓渊不可极:描绘深渊的深邃,暗示内心的复杂与无尽的可能。
  4. 有时月漏清光来:传达希望,虽然深渊难以测量,但总有光明穿透黑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倚云剑”比作理想与抱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类理想、探索与希望的主题展开,强调了即使在黑暗中,也总会有光明指引方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剑: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苍石:代表着坚实与自然的伟岸。
  • 泓渊:象征深邃的内心世界。
  • 月光:代表希望与清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古”指的是: A. 一百年
    B. 千年
    C. 极其悠久的时间

  2. “泓渊”在诗中象征: A. 浅显的知识
    B. 深邃的内心
    C. 外在的美

  3. 诗歌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努力与希望
    B. 绝望与黑暗
    C. 持久的孤独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表达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