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草春》
时间: 2025-01-06 10:1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草春,杳容与,江南艳歌京西舞。
执心轻子都,信节冠秋胡。
议以腰支嫁,时论自有夫。
蝉鬓蛾眉明井底,燕裙赵袂萦辘轳。
李生闻之泪如绠。不忍回头看此井。
月中桂树落一枝,池上唳孤影。
露桃秾李自成谿,流水终天不向西。
翠帐绿窗寒寂寂,锦茵罗荐夜凄凄。
瑶草春,丹井远,别后相思意深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瑶草,隐然如梦,江南的艳丽歌声与京西的舞蹈交汇在一起。
执着的心像轻巧的子女,信守节操如同秋天的胡人。
人们讨论着以腰部支撑的婚事,时局的评论自有其丈夫。
蝉鸣和蛾眉在井底明亮如初,燕子的裙子和赵氏的袂袖在辘轳间萦绕。
李生听说此事泪如绳索,不忍再回头看这口井。
月光中的桂树落下了一枝,孤独的影子在池上呜咽。
露水中的桃花和李花自成溪流,流水永远不向西流去。
翠色的帐幕和绿色的窗帘寒冷而寂静,锦绣的茵席和罗织的荐子夜里凄凉。
瑶草在春天,丹井远在天边,别后相思的情意深浅不一。
注释
- 瑶草:美丽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杳容:隐晦的容颜,形容不易察觉的美。
- 执心轻子:指心思执着而轻巧的人。
- 信节:忠诚的节操。
- 腰支嫁:以腰部作为支撑的婚姻,可能暗指传统的婚姻观念。
- 蝉鬓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发型和细长的眉毛。
- 李生:李生可能是指某个文学人物,传达了对某种情感的共鸣。
- 桂树:象征高洁的品德。
- 露桃秾李:桃花、李花的美丽,代表春天的繁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流派归于初唐。其诗风受到王维影响,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之美。
创作背景
《瑶草春》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借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春天的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诗中同时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诗歌鉴赏
《瑶草春》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顾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哀愁。诗的开头以“瑶草春”引入,立刻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通过“江南艳歌京西舞”的描写,生动展现出南北文化交融的热闹场景。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中通过“李生闻之泪如绠”的句子,展现出对往事的追忆与不忍释怀的情感。李生的泪水如绳索,寓意着心中无尽的思念与痛苦。对于美好事物的失去,诗人以“月中桂树落一枝”来暗示,既有高洁之美的落寞,也有孤影的哀伤。
整首诗的语调虽因春天的景色而显得轻快,但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又掺杂着淡淡的惆怅。诗人在描写春景的同时,反映了人间的情感变迁,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矛盾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草春,杳容与:春天的瑶草如梦般隐秘,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江南艳歌京西舞:描绘了江南的艳丽歌声与京西的舞蹈,展现文化的交融。
- 执心轻子都:表达执着的心思,轻巧地处理感情。
- 信节冠秋胡:强调对节操的坚持,传达出一种高洁的情感。
- 议以腰支嫁:反映了对婚姻的讨论,暗含对传统的思考。
- 蝉鬓蛾眉明井底: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生动而细腻。
- 李生闻之泪如绠:李生因情而泪流,展现对往事的感怀。
- 月中桂树落一枝:象征高洁事物的凋零,暗含悲伤。
- 露桃秾李自成谿:春花的美丽,自然流淌出情感的溪流。
- 翠帐绿窗寒寂寂:描绘夜的孤寂,增加了情感的层次感。
- 锦茵罗荐夜凄凄:表现夜里的凄凉,传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瑶草春,丹井远:春景的美好与离别的遥远,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绳索,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思念的缠绵。
- 拟人:春天的瑶草和桂树似乎都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抒情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蝉:代表夏日的声音与活力。
- 月桂:象征高洁与孤独。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锦茵:象征美好与奢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瑶草春”意指什么? A. 春天的美丽草地
B. 诗人的心情
C. 江南的景色
答案:A -
李生因何流泪? A. 对往事的追忆
B. 失去的爱情
C. 自然的美景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信节”主要指什么? A. 忠诚的节操
B. 婚姻的观念
C. 个人的信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与离愁。
- 《春望》(杜甫):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社会现实的对比。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与《瑶草春》:两首诗均以春天为主题,但《春晓》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而《瑶草春》则将个人情感与春天的美丽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更深层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