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李别驾
故人行迹灭,秋草向南悲。
不欲频回步,孀妻正哭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伤感。诗中描绘了秋草萧瑟的景象,象征着悲凉的情感。诗人不愿频频回头,因为那时,故人的孤独妻子正在为其哀哭。
注释:
- 故人:指作者的老朋友。
- 行迹:行踪、踪迹。
- 灭:消失、消散。
- 秋草:秋天的草,常用来象征凋零和悲伤。
- 孀妻:指失去丈夫的妻子,孤独的寡妇。
- 不欲:不想、不愿意。
- 频回步:频繁地回头。
典故解析:
“李别驾”指的是李白,因其号称“青莲居士”,常被尊称为“别驾”。诗人通过提及李白,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多表现对友人的怀念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去世时,顾况感受到友人离世的悲痛,借用秋草的枯萎与孤独妻子的哀哭,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诗歌鉴赏:
《哭李别驾》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怀念的诗作,诗人在秋天的背景下,通过描绘秋草的萧瑟与孤独妻子的哭泣,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故人行迹灭”,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失落,似乎所有的过往都已化为虚无。接下来的“秋草向南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氛围,秋草的枯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的最后两句“不欲频回步,孀妻正哭时”,则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愿频繁回头,似乎是为了避免看到更让人心痛的场景,然而又无法逃避这种痛苦的现实。此种情感在简短的诗句中表现得细腻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人行迹灭:老朋友的踪迹已然消失,表达对故人已亡的哀伤。
- 秋草向南悲:秋天的草木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悲凉。
- 不欲频回步:不想频繁回头,流露出一种逃避痛苦的心理。
- 孀妻正哭时:孤独的妻子正在哭泣,展现出对故人深切的悲痛与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草”比喻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拟人:秋草“向南悲”赋予植物以情感,使整个环境更显悲伤。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友情的怀念与对离别的痛苦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人离世的深切感伤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了一种人间情感的珍贵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草:象征生命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
- 孀妻:象征着失去与孤独,体现人间情感的悲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人行迹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怒火 -
“秋草向南悲”中的“悲”是指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
诗人为何“不欲频回步”? A. 想要回家
B. 想要忘记
C. 避免看到更痛苦的景象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描写孤寂与思乡之情的诗作。
- 《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之痛,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口》与《哭李别驾》都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但前者多了一份对未来的希望,而后者则是对已逝友人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