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闭门
作者: 齐己 〔唐代〕
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
无人来问我,白日又黄昏。
灯集飞蛾影,窗销迸雪痕。
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事务,心中感到失落与孤独的情感。诗人闭门不出,心中无所挂念,只有孤独的影子和雪痕映入眼帘。尽管外界的一切与我无关,心中却有一种明悟,仿佛得到了祖师的启示。
注释:
- 外事:外界事务,指世俗的纷扰。
- 休关念:不再挂念或考虑。
- 灰心:心情沮丧,失去信心。
- 白日:天亮的时候,这里引申为时间的流逝。
- 又黄昏:形容白天的光线变得昏暗。
- 灯集飞蛾影:形容灯光下飞舞的蛾子映射出的影子,象征着无奈与无聊。
- 窗销迸雪痕:窗户上积雪的痕迹,象征着冬天的寒冷与孤独。
- 中心自明了:内心是明白的,指内在的觉悟。
- 祖师言:指佛教或道教中的教义,表示一种深刻的智慧。
典故解析:
“祖师言”可能指的是佛教或道教的教义,强调内心的明悟与自我反省,暗示诗人在闭门思过的状态中获得了某种启示。齐己作为唐代诗人,其诗中常常带有禅宗的影响,反映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著名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职于朝廷,以诗名闻世。他的诗风常以简练、深刻著称,尤其擅长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齐己的闭门独处之时,反映了他对外界的疏离与对内心的探索,可能与当时社会的纷扰及个人的内心挣扎有关。
诗歌鉴赏:
《闭门》是一首表达孤独与内省的诗作,齐己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诗的开头便直指诗人的心境,外界的事物被他暂时抛开,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诗人在闭门独处时,虽然没有人来打扰,但内心的灰心与孤寂却愈发显现。
随着诗节的展开,诗人描绘了灯下飞舞的蛾子与窗外的雪痕,这些意象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孤独。飞蛾的影子仿佛在暗示着对生命的无奈与挣扎,而窗外的雪痕则使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诗人提到“中心自明了”,展现出一种超越孤独的明悟,这是一种内心的觉醒与自我反省的结果。诗中“祖师言”则给予了他一种精神上的指引,使他在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一个人面对内心的孤独与思考的过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外事休关念”:外界的事务我不再去思考。
- “灰心独闭门”:心中感到沮丧,独自一人关上门。
- “无人来问我”:没有人来关心我。
- “白日又黄昏”:白天的光线也显得昏暗无光。
- “灯集飞蛾影”:灯光下飞蛾的影子聚集。
- “窗销迸雪痕”:窗户上有雪的痕迹,象征着寒冷。
- “中心自明了”:内心的真理已经明了。
- “一句祖师言”:引用宗教的教义,表达心灵的启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蛾影与孤独感联系,传达无奈。
- 对仗:如“白日”与“又黄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内心的觉悟展开,强调在纷扰的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与明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蛾:象征无奈与迷茫。
- 雪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寒冷的孤独。
- 灯光:暗示生命的微弱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外事休关念”的意思是: A. 关心外界事务
B. 不再挂念外界事务
C. 忙于外界事务 -
“白日又黄昏”形容的是: A. 天气晴朗
B. 光线昏暗
C. 白天的时间流逝 -
诗的中心思想是: A. 唯美的自然
B. 孤独与内心的觉悟
C. 外界的繁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齐己的《闭门》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齐己更侧重于孤独的内省,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齐己诗集》
以上是对齐己的《闭门》的全面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