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武陵微上人
作者: 齐己 〔唐代〕
善卷台边寺,松筠绕祖堂。
秋声度风雨,晓色遍沧浪。
白石同谁坐,清吟过我狂。
近闻为古律,雅道更重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寺庙景象:在善卷台旁边的寺院中,松树和竹子环绕着祖堂。秋天的声音在风雨中传来,清晨的光辉洒满了滔滔的沧浪。白色的石头上我和谁一起坐着呢?我在狂放的吟唱中度过时光。最近听闻古老的律诗,优雅的道理更显得熠熠生辉。
注释:
- 善卷台:传说中的一个山台,隐喻高洁之地。
- 松筠:松树与竹子,象征品格高洁。
- 秋声:秋天的声音,通常指风雨声,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沧浪:指大海或广阔的水面,象征广阔与无垠。
- 白石:可能象征清白与高洁的品德。
- 古律:古代的诗律,诗人在此表达对古典诗歌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无闷,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齐己隐居于武陵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古典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风雨声和晨曦的光辉,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幽静的寺院场景。诗中通过“善卷台边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松筠环绕的祖堂,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在这秋声与晓色的交织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孤独与思考。
“白石同谁坐”一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共鸣,诗人将自己置于一片清静的环境中,反思内心的狂妄与宁静的对比。最后两句则引入了古典文化的重光,表达了对古代诗歌的崇敬,同时也对现代的反思,体现出诗人对雅道的追求。
齐己的诗风清新自然,带有淡淡的哲理,展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善卷台边寺:描绘了寺庙的景象,暗示了隐居的清幽。
- 松筠绕祖堂:松竹环绕,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秋声度风雨:秋声在风雨中传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晓色遍沧浪:晨光洒满水面,象征希望与新生。
- 白石同谁坐:反映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清吟过我狂:吟唱中有狂放与清新之感。
- 近闻为古律:提及古典诗歌,表达对传统的尊重。
- 雅道更重光:强调传统文化的光辉与意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松筠绕祖堂”,形成和谐的音韵。
- 象征:松竹象征高洁,白石象征纯净。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深刻的意象。
-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善卷台:象征隐逸与清净的栖息地。
- 松筠:代表高洁的品德与志向。
- 秋声:传达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 白石:象征清白与纯净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善卷台边寺”中的“善卷”指的是: A. 一种物品
B. 一个人名
C. 传说中的台名
D. 一种诗体 -
“秋声度风雨”描绘的是: A. 和煦的春天
B. 凄凉的秋天
C. 繁忙的冬天
D. 晴朗的夏天 -
诗中提到的“白石”象征: A. 财富
B. 高洁与纯净
C. 力量
D. 生命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齐己的《寄武陵微上人》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齐己更强调古典文化的影响,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齐己与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