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菊花 苏洵 〔宋代〕 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茞。气稟金行秀,德备黄中美。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但恐蓬藋伤,课仆加料理。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诗人苏洵赞美菊花,认为它如同君子一般高洁,尤其在霜降时节更显其卓越。菊花的香气纯净无比,超越了兰花。它的气质高贵,品德完备,自古以来,白发老者都喜欢食用菊花的花瓣,饮用菊花泡的水。诗人担心野草伤害菊花,因此吩咐仆人加以照料。
注释: 字词注释:
- 骚人:指诗人。
- 香草:指菊花。
- 君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霜下杰:指菊花在霜降时节更显其卓越。
- 清芬:纯净的香气。
- 绝兰茞:超越兰花。
- 气稟金行秀:气质高贵。
- 德备黄中美:品德完备。
- 鹤发翁:白发老者。
- 餐英饮其水:食用菊花的花瓣,饮用菊花泡的水。
- 蓬藋:野草。
- 课仆:吩咐仆人。
典故解析:
- 香草比君子:出自《楚辞》,用香草比喻君子的高洁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诗文以议论见长,风格质朴,该诗赞美菊花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苏洵晚年,当时他已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对菊花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苏洵的《菊花》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一句,直接将菊花比作君子,突出了菊花的品德。“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茞”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霜降时节的卓越和纯净的香气。“气稟金行秀,德备黄中美”则从气质和品德两个方面赞美了菊花。最后,“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和“但恐蓬藋伤,课仆加料理”则体现了作者对菊花的珍视和呵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诗人用香草比喻君子,表达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 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茞:强调菊花在霜降时节的卓越和纯净的香气。
- 气稟金行秀,德备黄中美:从气质和品德两个方面赞美了菊花。
- 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珍视和呵护。
- 但恐蓬藋伤,课仆加料理:体现了作者对菊花的珍视和呵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香草比喻君子,突出了菊花的品德。
- 拟人:将菊花拟人化,赋予其气质和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品德。
- 霜:象征艰难环境中的卓越。
- 香草:象征纯净的香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香草比君子”中的“香草”指的是什么? A. 菊花 B. 兰花 C. 梅花 D. 竹子
-
诗中“况此霜下杰”中的“霜下杰”指的是什么? A. 菊花 B. 兰花 C. 梅花 D. 竹子
-
诗中“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中的“餐英饮其水”指的是什么? A. 食用菊花的花瓣,饮用菊花泡的水 B. 食用兰花的花瓣,饮用兰花泡的水 C. 食用梅花的花瓣,饮用梅花泡的水 D. 食用竹子的花瓣,饮用竹子泡的水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的这首诗也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的这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苏洵《菊花》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洵的诗赞美菊花的品德,而陶渊明的诗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诗集》:收录了苏洵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苏洵的诗歌风格。
- 《楚辞》:了解“香草比君子”的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