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
时间: 2025-01-01 11:20: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鸾
前朝书至。惜故国春光,三分去二。雨雨风风,暗落天涯清泪。春深不教寒尽,把旧时绵衣还寄。所恨归期不定,强逢场作戏。叹别来光景疾于驶。问入梦容颜,为客丰致。比那登舟日,可一些无异。只愁这番瘦了,未必因风尘劳瘁。一纸何曾尽说,说多时无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国春光的深切怀念,心中充满了惋惜。时光流逝,经历了无尽的风雨,心中暗自流泪。春天已深,但寒冷却没有退去,我希望能够把曾经的温暖与美好再次寄给故乡。最让我遗憾的是归期不定,只能在场合中勉强作戏。叹息之间,光阴荏苒如疾风骤雨。我在梦中问起故人的容颜,心中充满了对客人的关怀。相比于那一天的登舟,心情却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只担心这段时间我瘦了,未必是因为风尘的劳累。写下这一纸文字,又怎能将我的思念尽数表达,谈得多了却难以入眠。
注释:
- 前朝书至:指的是来自前朝的书信。
- 三分去二:形容故国的春光只剩下三分之一,暗指自己失去了大部分的美好。
- 雨雨风风:形容天气的恶劣,暗示生活的艰辛。
- 清泪:指的是心中的悲伤与思念。
- 归期不定:指的是回家或归属的时间没有确定。
- 强逢场作戏:形容在他人面前勉强表现得像是在参与生活。
- 光景疾于驶:感叹时间如同疾驰的马车,迅速流逝。
- 未必因风尘劳瘁:指自己即使瘦弱,也未必是因为旅途的辛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冒殷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离别或游历之后写成,借此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孤鸾》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全诗以“前朝书至”开篇,设定了一个怀旧的基调,接着通过“惜故国春光,三分去二”表达了对故国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诗中反复提及的“雨雨风风”,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象征了人生经历的艰辛。诗人在感伤中对春深的描写,体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失落的无奈。
“所恨归期不定”一句道出了游子心中的无奈与焦虑,面对无尽的别离与不确定的未来,诗人感到深深的失落。“叹别来光景疾于驶”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整首诗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思绪如潮,情感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朝书至:引入了与故国的联系,暗示有书信传达。
- 惜故国春光,三分去二:对故国的春光感到惋惜,形象地表达了失去的感受。
- 雨雨风风,暗落天涯清泪:自然的风雨与心中的泪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 春深不教寒尽:虽然春天已经深了,但寒意仍然未去,象征着思念的痛苦。
- 把旧时绵衣还寄:希望可以把过去的温暖带回。
- 所恨归期不定:感叹归家的时间未定,心中无奈。
- 强逢场作戏:在他人面前勉强维持表面的平静。
- 叹别来光景疾于驶:感慨时光飞逝,别离后的生活如同疾驰。
- 问入梦容颜,为客丰致:在梦中寻找故人的容颜,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 比那登舟日,可一些无异:与昔日登舟的心情相比,依然感到无奈与平淡。
- 只愁这番瘦了,未必因风尘劳瘁:担心自己的消瘦,却不一定是因为旅途的辛劳。
- 一纸何曾尽说,说多时无寐:即使写了很多,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思念,反而因此失眠。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光景疾于驶”,将时间比作疾驰的马车。
- 拟人:如“春深不教寒尽”,赋予春天情感。
- 对仗:诗句中多次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透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着温暖、美好和希望。
- 雨风: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波折。
- 清泪:象征着思念与悲伤。
- 绵衣:代表着温暖与旧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前朝书至”指的是什么? A. 书信的到来
B. 书籍的出版
C. 诗人的书法
D. 书信的遗失 -
“光景疾于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故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归期不定”意味着什么? A. 回家的时间不确定
B. 游子的心情不稳定
C. 故乡的变化不定
D. 未来的计划不明确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但《孤鸾》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