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 送陆荩思归武林,时新有悼亡之戚》
时间: 2025-01-19 13:40: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鸾
送陆荩思归武林,时新有悼亡之戚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新秋天气,正河鼓星高,
牵牛花媚。
禾黍西风,驴背一鞭遥指。
有人巢青阁上,
倚危栏望穷烟水。
那识猿啼鹃唱,
早断魂千里。
忆去年瓜果闲庭里。
看儿女灯前,
乞巧欢意。
萤火斜飞处,
乍夜凉于洗。
而今归来索寞,
最无聊黄昏窗底。
鸾镜轻尘莫扫,
剩盈盈清泪。
白话文翻译
在新秋的天气里,正是河水鼓起,星星高挂。牵牛花娇媚,禾黍在西风中摇曳,驴背上远远传来一声鞭响。有人在青阁上,倚着栏杆,眺望着无边的烟水。谁能识得那猿啼与鹃唱,早已使我魂断千里。回忆去年在瓜果繁盛的庭院中,看到儿女在灯下乞巧,欢愉的情景。萤火虫斜飞的地方,夜晚的凉意仿佛在洗涤。而如今归来却感到寂寞,最无聊的时刻就是黄昏时分在窗底。鸾镜上的轻尘不要去扫,剩下的只有盈盈的清泪。
注释
字词注释:
- 河鼓星高:形容秋天河水涨,星空明亮。
- 牵牛花:一种植物,通常在秋季开花。
- 禾黍:指稻谷和黍米,象征丰收。
- 青阁:指楼阁,通常为书房或游玩之地。
- 猿啼鹃唱:象征孤独,猿和鹃通常在山林中鸣叫。
- 乞巧:指七夕节女儿们的乞巧活动。
- 盈盈清泪:流出的泪水,表达悲伤。
典故解析:
- 乞巧:源自牛郎织女的故事,象征着爱情和团聚。
- 猿啼鹃唱: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贞吉,清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语言清新而富有哲思。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表面上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实际上却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往日快乐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在失去后对孤独的感受。
诗歌鉴赏
《孤鸾》是曹贞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秋天的冷清与内心的孤寂。诗中以“新秋天气”开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气氛。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情感起伏,尤其是在描写“倚危栏望穷烟水”时,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对无尽远方的渴望与思念。
在回忆往昔的段落中,诗人通过对去年“瓜果闲庭”的描绘,唤起了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怀念,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如今的孤寂。特别是在“而今归来索寞”一句中,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沉重。
最后的“鸾镜轻尘莫扫,剩盈盈清泪”更是将孤独与悲伤推向高潮,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奈追忆,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曹贞吉对生活深刻的感悟与感情的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秋天气,正河鼓星高:描绘了秋天的天气,河水鼓涨,星星高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牵牛花媚:通过描写花朵的美丽,暗示了自然的生机。
- 禾黍西风,驴背一鞭遥指:描绘了丰收的场景,带出一种农村生活的气息。
- 有人巢青阁上:描绘了一个人孤单的身影,暗示了内心的孤独。
- 倚危栏望穷烟水: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情感形成对比。
- 那识猿啼鹃唱,早断魂千里:通过动物的鸣叫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 忆去年瓜果闲庭里:回忆往昔的快乐时光,形成强烈的对比。
- 看儿女灯前,乞巧欢意:描绘了儿女的快乐,暗示了失去后内心的空虚。
- 萤火斜飞处,乍夜凉于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凉意。
- 而今归来索寞:表达归来后的孤独感。
- 最无聊黄昏窗底:描绘了黄昏时的无聊与孤寂。
- 鸾镜轻尘莫扫,剩盈盈清泪:最后归结到对往昔的怀念与内心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鸾镜轻尘”比喻人的心情。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情感真挚而感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凋零,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河水与星空: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广阔,映衬内心的孤独。
- 牵牛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鸾镜:象征着内心的回忆与情感的流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而今归来索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乞巧”与哪个节日有关?
- A. 中秋节
- B. 春节
- C. 七夕节
- D. 端午节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更加侧重于兄弟情。
- 《静夜思》: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更加直接而简单。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曹贞吉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