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

时间: 2025-01-01 12:20:06

余力唐虞後,沉人海岱西。

不应容桀黠,宁复有青齐。

灯火鱼成市,帆樯藕带泥。

十年尘雾底,瞥眼怪凫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巨野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余力唐虞后,沉人海岱西。
不应容桀黠,宁复有青齐。
灯火鱼成市,帆樯藕带泥。
十年尘雾底,瞥眼怪凫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诗人感慨自己身处于唐虞之后,沉醉于海岱西的风光。历史上不应再有桀黠之人,难道还会再有齐国的辉煌?灯火辉煌的市集如同鱼群,船帆在水中摇曳,岸边的藕带沾满泥土。十年间积累的尘雾笼罩着一切,偶然一瞥,却见到奇异的水鸟。


注释:

  • 余力: 剩余的力量,指历史的余韵。
  • 唐虞: 指中国古代的两个著名的朝代,象征着理想的政治和社会。
  • 海岱: 指海和岱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广阔。
  • 桀黠: 指狡猾、奸诈的人。
  • 青齐: 指齐国,历史上曾经强盛的国家。
  • 灯火鱼成市: 比喻繁华的市集。
  • 帆樯藕带泥: 描述船帆与水边环境的自然景象。
  • 十年尘雾底: 指经历了十年的尘世浑浊。
  • 怪凫鷖: 形容奇特的水鸟,暗喻世间的异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沉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巨野》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诗歌鉴赏:

《巨野》是一首既具有历史感又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开篇即提出对历史的反思,唐虞之治是理想的政治状态,然而如今却是一个充满桀黠之人的社会。诗人对于当下的失落和对理想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敏锐洞察。

诗中“灯火鱼成市”一句,生动描绘了繁华的市景,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社会的喧嚣与繁忙。而“帆樯藕带泥”则寓意自然的恬静与真实,形成了繁华与宁静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意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十年尘雾底,瞥眼怪凫鷖”则是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总结,十年的岁月如同尘雾一般模糊,而一瞥之间的奇异水鸟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体情感,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余力唐虞后: 表示历史已过,诗人感受到的遗留之力。
  • 沉人海岱西: 诗人对自然的沉醉,隐喻对历史的沉思。
  • 不应容桀黠,宁复有青齐: 质疑当下社会的道德沦丧,怀念曾经的辉煌。
  • 灯火鱼成市: 繁华的市集,象征人间的热闹与复杂。
  • 帆樯藕带泥: 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十年尘雾底: 表达对岁月的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一切变得模糊。
  • 瞥眼怪凫鷖: 突破尘雾的瞬间,令人惊奇的发现,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修辞手法:

  • 比喻: “灯火鱼成市”形象地比喻了繁华的市集。
  • 对仗: 诗中多处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美感与节奏感。
  • 排比: 描述自然景象时,运用了排比,强化了意象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透过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繁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唐虞: 理想时代的象征,代表美好的政治理想。
  • 灯火: 繁华的象征,隐含着人间的热闹与复杂。
  • 水鸟: 象征着自然的奇特与生命的多样性,映射出人们对未知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唐虞”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春秋战国
    • C. 古代理想政治
    • D. 宋代
  2. “灯火鱼成市”中的“灯火”象征着什么?

    • A. 黑暗
    • B. 繁华
    • C. 安静
    • D. 过去
  3. 诗歌中提到的“怪凫鷖”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历史的沉重
    • B. 生活的变化
    • C. 自然的宁静
    • D. 社会的繁华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陈师道与杜甫: 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与社会现实的关注,但陈师道更倾向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民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包含了多位宋代诗人的重要作品。
  • 《古诗词鉴赏》:解析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