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寇荆山》

时间: 2025-01-19 16:53:16

旷士三年别,荆山一顾中。

百千人欲死,四六老能工。

脱帽头应白,求田意欲东。

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寄寇荆山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旷士三年别,荆山一顾中。
百千人欲死,四六老能工。
脱帽头应白,求田意欲东。
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三年后再次回望荆山的情感。在这段时间里,世事变幻无常,许多人都在苦苦挣扎。年长的人仍在努力工作,而诗人自己已经白发苍苍,心中渴望着向东方寻求土地。虽然口中谈论着世事,眼中却已失去了昔日的雄鹰(理想)。


注释:

  • 旷士:指的是志向远大的士人。
  • 荆山:指荆山,著名的山,象征故乡或思念之地。
  • 百千人欲死:形容许多人在生活中感到绝望。
  • 四六老能工:指的是年长者依然能够勤奋工作,四六即四十和六十,代指中老年人。
  • 脱帽头应白:脱掉帽子,显出白发,意味着衰老。
  • 求田意欲东:渴望向东方寻求田地,象征希望和追求。
  • 口须论世事:嘴上谈论世事,表示对社会的关注。
  • 目已失飞鸿:眼中已无飞鸿,暗指失去理想和追求。

典故解析:

“飞鸿”常用来象征自由与理想,古人常用飞鸟比喻志向。诗中提到“失飞鸿”暗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已失,反映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沧桑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他生于动荡的时代,目睹了社会的变迁,诗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三年后,正值社会动荡、人生无常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荆山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寇荆山》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与友人分别的感受,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旷士三年别”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三年的分别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而“荆山一顾中”则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荆山作为象征,代表着诗人的根和情感归宿。接下来的“百千人欲死”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许多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感到绝望,而“四六老能工”则体现了老一辈人的坚韧与执着。

“脱帽头应白”一句,诗人用白发象征衰老,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求田意欲东”表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尽管现实充满坎坷,诗人仍然希望能在东边找到新的希望与生机。最后,诗人以“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收尾,显示出对世事的无奈与理想的失落,这种情感让整首诗更显深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旷士三年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长时间的分别,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
  2. 荆山一顾中:荆山的回眸象征着对故乡的怀念与眷恋。
  3. 百千人欲死:反映社会的艰难与人们的苦痛。
  4. 四六老能工:表现年长者的不屈精神,强调勤劳的重要性。
  5. 脱帽头应白:通过白发表明诗人的衰老,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6. 求田意欲东:渴望向新的方向寻找生活的希望。
  7. 口须论世事:表明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8. 目已失飞鸿:表达对理想的失落与沧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发比作老去,通过视觉形象传达衰老的感觉。
  • 对仗:如“口须论世事”与“目已失飞鸿”,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和情感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山:象征故乡与思念。
  • 白发:代表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飞鸿:象征理想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山”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故乡
    • C. 理想
    • D. 生活
  2. 诗人用“脱帽头应白”来表达什么?

    • A. 生活的快乐
    • B. 对年轻的怀念
    • C. 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D. 对未来的希望
  3. “百千人欲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 A. 繁荣
    • B. 贫困与绝望
    • C. 和谐
    • D. 矛盾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对比,两个诗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陈师道则更关注于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陈师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