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进理宗皇帝挽词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3:48:10

仁孝初闻代,讴歌早戴虞。

多能天与圣,大度祖同符。

恻怛钦刑诏,严恭事帝图。

初终两甲子,经远有宏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孝初闻代,讴歌早戴虞。
多能天与圣,大度祖同符。
恻怛钦刑诏,严恭事帝图。
初终两甲子,经远有宏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宗皇帝的敬仰和哀悼。诗中提到仁孝之治初见成效,歌颂早期的贤君;许多才能都是上天赋予的,宽广的德行使得皇祖的意志得以实现。对于悲痛的刑罚,诗人感慨万分,恭敬地为帝王的事业尽心竭力。经历了两个甲子的光阴,远大的志向使得他的榜样更加宏伟。

注释:

  • 仁孝:指仁爱和孝道,强调皇帝的德行。
  • 戴虞:指戴上虞舜的帽子,意为德行高尚。
  • 天与圣:天意赋予圣人,指皇帝的才能。
  • 严恭:严肃而恭敬。
  • 甲子:六十年为一甲子。

典故解析:

  • 引用的“虞”是指虞舜,古代圣君,象征仁德与明治。
  • “两甲子”指代长久的统治,表明时代的变迁,反映历史的深远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廷鸾,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本诗是为了悼念理宗皇帝而作,表达对他的感念与哀伤。理宗在位期间,国家经历了许多波折,诗人在此时写下此文,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度的敬意和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理宗皇帝的怀念。开篇提到“仁孝初闻代”,直接点出皇帝治国的理念,显示了诗人对德治的推崇。接下来,诗人通过“多能天与圣”的句子,强调了理宗的才能是天赋的,反映了对上天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中“恻怛钦刑诏”的表述,则体现了对帝王刑罚的同情与对统治的理性思考。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与情感深度。最后,诗句“经远有宏模”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令人对历史的沉思更加深刻。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哀痛,也有敬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对皇帝的复杂感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仁孝初闻代:开篇即表明主题,强调仁德与孝道的重要性。
  2. 讴歌早戴虞:歌颂早期贤君的德行,暗指理宗的治国理念。
  3. 多能天与圣:赞美皇帝的才华来自于上天的眷顾。
  4. 大度祖同符:提到皇祖的宽厚德行。
  5. 恻怛钦刑诏:对皇帝的悲痛感慨,表现出对他统治方式的关心。
  6. 严恭事帝图:表现出对皇帝事业的尊重与支持。
  7. 初终两甲子:指代长时间的治国,强调历史的悠久。
  8. 经远有宏模: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仁孝”与“恻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理宗比作贤君,增强了诗的情感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宗皇帝的怀念与敬仰,反映了诗人对德治的推崇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孝:象征着治国理政的基础。
  • :代表智慧与德行的结合。
  • 刑诏:暗示权力与责任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仁孝”主要指什么?

    • A. 忍耐与忍让
    • B. 仁爱与孝道
    • C. 仁义与忠诚
  2. “两甲子”指代多长时间?

    • A. 20年
    • B. 60年
    • C. 120年
  3. 诗人对理宗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冷漠
    • B. 怀念与敬仰
    • C. 批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清明》——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上的不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马廷鸾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