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渡塔》

时间: 2025-01-01 13:25:28

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

锡飞归上方,杯渡空法迹。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客至变忘言,荒庭秋草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
锡飞归上方,杯渡空法迹。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客至变忘言,荒庭秋草积。

白话文翻译:

青松在路的尽头轻轻摇曳,白塔依偎在山的侧面。
锡杖飞向高处,杯渡空无法寻觅。
真实的源头无法把握,香火在早晚供奉不息。
客人来到这里,恍惚间忘记了言语,荒凉的庭院秋草丛生。

注释:

  • 青松:常指代坚韧不拔的精神。
  • 白塔:传统的佛教建筑,象征着信仰与希望。
  • :指锡杖,常见于僧侣手中,象征着修行。
  • 杯渡:可能指代渡船,暗喻人生的旅途。
  • 真源:真实的事物或本质,难以捉摸。
  • 香火:祭祀用的香和火,代表着信仰的执着。
  • 荒庭:荒废的庭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属于士人阶层,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和哲学探讨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杯渡塔》创作于李弥逊游历某地时,目睹自然与人文景观,因而产生的灵感。他的创作背景受时代的影响,反映了士人对人生的沉思与对信仰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杯渡塔》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与人文景观的庄重,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开头两句通过“青松”和“白塔”的对立与结合,传达出一种稳重与灵动的感觉,暗示着人生路途中的不断探索。接着“锡飞归上方,杯渡空法迹”一句,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似乎在寻找一种更高的精神归宿。最后两句则回归现实,客人到访却在荒庭中沉默,反映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思索。李弥逊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结合自然与人文,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松转路头:青松在路的尽头,暗示着人生的旅途与坚定的信念。
  • 白塔枕山肋:白塔依靠在山的侧面,象征着信仰的依托与心灵的寄托。
  • 锡飞归上方:锡杖飞向高处,暗指追求精神的升华与超越。
  • 杯渡空法迹:杯渡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而“空法迹”则反映出对真理的追寻。
  • 真源不可取:真实的源头难以把握,表达对真理的无奈与渴望。
  • 香火供晨夕:香火的供奉象征着对信仰的执着与日常的虔诚。
  • 客至变忘言:客人到来却忘记了言语,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孤独。
  • 荒庭秋草积:荒凉的庭院与秋草的积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青松、白塔象征着坚韧与信仰。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青松转路头”将自然赋予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信仰以及自然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松:坚韧不拔,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 白塔:信仰的象征,代表寻求精神寄托。
  • 秋草:时光流逝的象征,反映生命的无常与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松”象征什么? A. 信仰
    B. 坚韧的精神
    C. 时间

  2. “香火供晨夕”表达了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信仰的执着
    C. 对时间的反思

  3. 客人忘记了言语,说明了什么? A.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B.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杯渡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对人生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信仰的探讨,而后者则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体现出时代背景下诗人对生命的不同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词典》
  3.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