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5-01-17 09:3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李弥逊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
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
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
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白话文翻译:
杨花已经飘落,难以束缚。它们也懂得随飞红花一起飘荡。
骢马无情,伴随的人渐渐远去。沙滩平坦,浅水渡过,雨水湿润了孤独的村庄,晚归的长亭在哪里?
想要借桃叶传达春天的怨愁。可惜不如斜风中倩影双燕飞舞。
即使能收到书信,春天也已换了模样。只将心事,托付在眉尖,寂寞的梨花院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象征春天的凋零。
- 骢马:指一种马,通常指的是黑白相间的马。
- 沙平浅渡:暗示渡水的地方水浅而平坦。
- 桃叶:桃树的叶子,常用于传递情感。
- 倩双燕:指两只美丽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眉尖:指情思寄托的地方,暗喻女子的心事。
典故解析:
- 桃叶传春怨:来源于古代诗词中,桃花常与春天和爱情相关联,用桃叶传情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观察,情感丰富而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一种对逝去爱情和春天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青玉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爱情的失落。开篇以“杨花尽做难拘管”引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随着春天的离去,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接着,骢马与伴侣的渐行渐远,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用“沙平浅渡,雨湿孤村”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长亭的晚景更是显得孤独无依,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欲借桃叶传情,但又感叹“算不似斜风倩双燕”,这不仅是对春天生机的渴望,也是对美好回忆的追溯。
最后,诗人以“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结束,情感的寄托与孤独的渗透让整首词充满了深邃的思考。李弥逊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花尽做难拘管:杨花已经飘落,象征春天的结束与无常。
- 也解趁飞红伴:杨花与飞红(花瓣)一同飞舞,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难以把握。
- 骢马无情人渐远:骢马象征着伴侣的渐行渐远,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沙平浅渡,雨湿孤村:环境的描写,强调了孤独与宁静。
- 何处长亭晚:对长亭的思念,渴望归属感。
- 欲凭桃叶传春怨:想用桃叶来传达自己的怨愁,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 算不似斜风倩双燕:与双燕飞舞的生机对比,感叹春天的流逝。
- 纵得书来春又换:即使收到书信,春天也已改变,说明情感的无法挽回。
- 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将心事托付于眉尖,表明情感的深沉与无奈。
- 寂寞梨花院:梨花院落的寂寞,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骢马等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如“骢马无情”,赋予马以人的情感,强调失去的痛苦。
- 对仗:如“宁静的环境与孤独的内心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与爱情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春天的逝去与无常。
- 骢马:象征伴侣的远离与心灵的孤独。
- 桃叶:传递情感的媒介,象征对爱情的渴望。
- 梨花院:象征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杨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春天的逝去
C. 爱情的美好
D. 时间的流逝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骢马无情”是指__。 -
判断题:
“倩双燕”在诗中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对/错)
答案:
- B
- 伴侣的渐行渐远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春天与逝去的情感。
- 李清照《如梦令》:描写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
诗词对比:
- 李煜《虞美人》:同样描写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展现了孤独的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表现了人生无常,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
- 《李弥逊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