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和府乘》

时间: 2025-01-09 03:27:50

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

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

士惜鴒原尽,亲悲鹤发留。

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刘和府乘
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
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
士惜鴒原尽,亲悲鹤发留。
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

白话文翻译

我辛苦了一生来学习,终于在儒家科举中略有成就。
可是路途遥远,车轮却折断了,夜半时分,船在山溪中失去了方向。
士人惜别时,喜鹊的栖息地已然不再,亲人悲伤着白发的留存。
庆幸家中还有儿子,门第也就不再忧愁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辛苦:辛勤劳作,努力不懈。
  • 儒科:指儒家经典的学问,科举考试的内容。
  • 稍酬:略有成果,得到一些回报。
  • 路遥:路途遥远。
  • 车折轴:车轮折断,形容行程受阻。
  • 夜半:半夜。
  • :山谷,指溪流的地方。
  • 亡舟:失去方向的船,象征困境。
  • 士惜:士人惜别,指士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喜鹊,一种鸟类,象征吉祥。
  •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 传家:传宗接代,家中有子孙。
  • 门户:家门,指家庭的安稳。

典故解析

  • 士人惜别:古代士人对于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士人对社会责任和个人理想的重视。
  • 鹤发: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亲情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挽刘和府乘》是在悼念刘和府乘时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个人努力的反思,也有对家族延续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和府乘一生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揭示了诗人对刘和府乘一生努力学习的敬意,然而接下来的“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则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挫折,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尤其是“士惜鴒原尽,亲悲鹤发留”两句,诗人用喜鹊和白发这两个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对亲情的珍视,突显了人生在世的孤寂与无奈。最后一句“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则给人以一丝慰藉,传承后代的希望使得作者在失去亲友的痛苦中,依然对未来保持一份乐观。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家庭和传承的重视,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
    表达了刘和府乘一生努力学习的经历,虽然辛苦,但终于在科举中有所成就。

  2. 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
    描述了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形象地表现了在旅途中的挫折与孤独。

  3. 士惜鴒原尽,亲悲鹤发留
    通过喜鹊和白发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与对亲情的珍惜。

  4. 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
    最后一句带有希望,表明有后代传承使得生活依然充满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形成对称,使整首诗结构紧凑。
  • 比喻:用“车折轴”与“亡舟”比喻人生中的挫折,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意象:喜鹊与白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亲情的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及对逝去亲友的怀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同时强调了家庭和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喜鹊:象征吉祥与美好,代表刘和府乘一生中的成就与希望。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视亲情。
  • 车与舟:象征人生旅途中的工具,代表着人生的行进与遭遇的挫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鹤发”指的是什么? A. 亲人的白发
    B. 年轻人的头发
    C. 诗人的头发
    D. 动物的毛发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传家幸有子,_____可无忧”,请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情感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2. 门户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同样体现了对逝去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 vs 《挽刘和府乘》
两首诗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春望》更多地表现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挽刘和府乘》则侧重于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与对亲情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