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咏梅菊呈抚州葛守)》
时间: 2025-01-09 02:54: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
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
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
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时,在东篱边已饮酒作乐。陇头依然期待着梅花的香气。
谁知道今天正是花神的约会,大家欢聚一起登上君子堂。
迎接腊月的雪,傲然面对晴霜。西湖的风韵与柴桑相连。
在寿潭再喝长生水,年年岁岁共品美味,向往着帝乡的生活。
注释:
-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隐逸的环境。
- 返魂香:梅花的香气,传说能使魂灵回归。
- 君子堂:指士人聚会、品酒的地方。
- 腊雪:指腊月的雪,象征寒冬。
- 晴霜:晴天的霜,体现冬天的特点。
- 西湖风韵:西湖的风景与气韵。
- 长生水:象征长寿的水,寓意长久的生命。
- 帝乡:指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友谊、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重阳节的聚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梅花与菊花的赞美,同时蕴含了对生命的深思。九日的东篱,诗人已然沉浸在饮酒作乐的氛围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返魂香”,不仅是对梅花香气的赞美,更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往的怀念。
随后的“那知此日花神约”,则将聚会的氛围提升至一种神圣的境界,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迎腊雪,傲晴霜”表现了面对自然的坚韧与自信,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
最后的“寿潭更酌长生水”,则将诗的主题升华至对长寿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这不仅是对生命的祝愿,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洒脱与风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日东篱已泛觞:描绘重阳节的庆祝,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
- 陇头犹待返魂香:梅花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追求与怀念。
- 那知此日花神约:暗示人与自然的约定,提升聚会的神圣感。
- 得得同登君子堂:欢聚的美好,体现了友谊的重要性。
- 迎腊雪,傲晴霜: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寒冷与挑战。
- 西湖风韵接柴桑: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 寿潭更酌长生水:寄托了对长寿的祝愿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 岁岁和羹入帝乡:年年岁岁共品美好,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梅花香气以灵性的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朗朗上口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友谊的重视,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菊花:象征清雅与孤傲,寓意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雪与霜:代表寒冷的现实,表现出诗人的坚韧与不屈。
- 长生水: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又称为哪一天?
- A. 七月十五
- B. 九月初九
- C. 十二月初一
-
“返魂香”指的是什么?
- A. 菊花的香气
- B. 梅花的香气
- C. 竹子的香气
-
诗中提到的“长生水”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寿
- C. 幸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廖行之的《鹧鸪天》与陶渊明的《饮酒》:
- 主题相似: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 风格不同:廖行之的诗更为婉约细腻,而陶渊明则显得更加豪放与直白。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 《廖行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