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见投之作》

时间: 2025-01-04 07:48:25

出户繁星尽,池塘暗不开。

动衣凉气度,遰树远声来。

灯外初行电,城隅偶隐雷。

因知谢文学,晓望比尘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户繁星尽,池塘暗不开。
动衣凉气度,遰树远声来。
灯外初行电,城隅偶隐雷。
因知谢文学,晓望比尘埃。

白话文翻译:

走出门外,繁星已尽,池塘也因夜色而显得黯淡无光。
衣衫轻动,感受到一阵阵凉意,远处树林传来阵阵声响。
灯外的闪电初现,城角偶尔传来雷声。
因此我想起谢文学,早晨的景象比尘埃更为渺小。

注释:

  • 繁星:指夜空中的星星,形容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 池塘暗不开:池塘在夜晚显得黑暗,不见水面,表达一种静谧的氛围。
  • 动衣:衣服随风而动,表示凉爽的感觉。
  • 遰树:指远处的树木,含有一定的神秘感。
  • 初行电:闪电刚刚开始出现,暗示天气变化。
  • 偶隐雷:雷声偶尔传来,增添了夜晚的紧张气氛。
  • 谢文学:指谢灵运,古代著名诗人,以其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闻名。
  • 晓望比尘埃:清晨的景象如尘埃一般渺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胤,号云峰,生于公元769年,卒于835年。司空曙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王维、李白的影响,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感慨与思考。在唐代,诗人们常常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此诗正是对这样的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诗歌鉴赏:

《雨夜见投之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寂静而又略显紧张的雨夜场景。诗开头以“出户繁星尽,池塘暗不开”引入,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黑暗,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着“动衣凉气度,遰树远声来”,通过衣服的轻动和远处树木的声音,传达出夜晚的凉意与神秘。

随着诗意的深入,闪电和雷声的出现,打破了夜的宁静,增添了紧张感。“灯外初行电,城隅偶隐雷”,这种自然现象的描写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感,也暗示了内心的动荡与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因知谢文学,晓望比尘埃”则以谢灵运为引,表明诗人在美景中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对生命的渺小与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户繁星尽:走出门外,看到的繁星已经消失,暗示夜色的来临。
  • 池塘暗不开:池塘黑暗如墨,无法分辨水面,增强了孤寂感。
  • 动衣凉气度:衣服在凉风中轻轻摆动,感受到秋夜的凉意。
  • 遰树远声来:远处树林传来的声响,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 灯外初行电:灯光之外,闪电开始出现,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暴风雨。
  • 城隅偶隐雷:城角偶尔传来雷声,进一步强调天气的变化。
  • 因知谢文学:联想到谢灵运的作品,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晓望比尘埃:清晨的景象如尘埃一般微小,反映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晨的景象比作尘埃,突显其渺小与平凡。
  • 拟人:通过“动衣”和“远声来”等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和生命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以及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在雨夜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了孤独与渺小,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繁星:象征着美好、希望与宁静。
  • 池塘:象征着内心的深邃与孤独。
  • 凉气:代表了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 电与雷:象征着变化、冲突与不安。
  • 谢文学:代表着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出户繁星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惆怅
    B. 欢喜
    C. 愤怒

  2. “灯外初行电”中的“电”指的是什么? A. 电灯
    B. 闪电
    C. 电车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谢文学”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谢灵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 杜甫《春望》:在自然景色中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司空曙《雨夜见投之作》 vs 王维《鹿柴》
    • 两首诗均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但司空曙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与内心的思考,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静谧与和谐的自然哲学。两首诗的情感基调和意境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司空曙评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