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夔州班使君
原文展示:
鱼国巴庸路,麾幢汉守过。
晓樯争市隘,夜鼓祭神多。
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
夷陵旧人吏,犹诵两岐歌。
白话文翻译:
在鱼国巴庸的道路上,班使君的队伍经过汉代的守卫。
清晨的船舶在市口争先恐后,夜晚的鼓声则频繁地为神祇祭祀。
云彩洁白如洗,预示着山中将要下雨,清风吹过峡谷,波涛荡漾。
夷陵的旧日官吏,依然在吟唱那首《两岐歌》。
注释:
- 鱼国:指鱼类繁多的地方,巴庸即为今四川一带,因而鱼国可理解为四川的水乡。
- 麾幢:指的是官吏出行时的旗帜。
- 晓樯:清晨的船帆。
- 市隘:市口或市场的狭小通道。
- 夜鼓:夜晚的鼓声,通常用于祭祀。
- 云白当山雨:云彩洁白,预示着即将下雨。
- 夷陵: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附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文,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清新俊逸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和人情为主,风格隽永,常有思乡情怀。
创作背景
《送夔州班使君》写于班使君出征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寄托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祝福。诗中描绘了沿途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良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班使君赴夔州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全诗的意象丰富,结构严谨,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开头两句描写了班使君的队伍经过巴庸,营造出一种行旅的氛围,接着通过“晓樯争市隘,夜鼓祭神多”展示了市井生活的热闹与神秘,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样的场景中。
诗中“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几句,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赞美,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最后一句提到“夷陵旧人吏”,不仅让人想到旧友的离去,也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鱼国巴庸路:描绘了班使君的出发地,营造了背景。
- 麾幢汉守过:提到汉代的守卫,暗示历史的传承。
- 晓樯争市隘:描绘清晨的繁忙,展现生活的气息。
- 夜鼓祭神多:夜晚祭祀活动频繁,体现民俗文化。
- 云白当山雨:自然景象的变化,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
- 风清满峡波:形象地描绘了峡谷的清风与波涛,富有动感。
- 夷陵旧人吏:提到旧日的朋友,营造出怀旧情绪。
- 犹诵两岐歌: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强化了情感基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晓樯争市隘,夜鼓祭神多”运用对仗的方式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云白当山雨”使用比喻手法,增强了画面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形式,增强了叙述的连贯性与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惜别的情感,同时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对故土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国:象征着水乡的生机与活力。
- 巴庸路:代表着旅途与离别的主题。
- 山雨:象征着变化与不确定性,暗示人生的起伏。
- 峡波: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送夔州班使君》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司空曙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云白当山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美好的景色
- B) 雨的来临
- C) 友人的离去
- D) 祭神的活动
-
诗中的“夷陵旧人吏”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自己
- B) 旧日的朋友
- C) 当地的居民
- D) 官吏
答案:
- C) 司空曙
- B) 雨的来临
- B) 旧日的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壮丽的自然景观,情感基调略显豪放。
- 《月夜忆舍弟》:更加强调家庭情感与思乡之情,表现出更为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司空曙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