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曹三同猗游山寺
司空曙
山蹋青芜尽,凉秋古寺深。
何时得连策,此夜更闻琴。
穷水云同穴,过僧虎共林。
殷勤如念我,遗尔挂冠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凉意,诗人目送朋友曹三前往山寺游玩。山间的青草已经枯尽,古老的寺庙在凉秋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深邃。诗人心中期待何时才能再次与朋友相聚,今夜的古寺中传来了琴声,勾起了诗人的思念。诗人感叹即使是水与云也在同一个穴中,僧人与老虎同在一片森林中,仿佛一切都是在诉说着他对朋友深切的怀念。最后,诗人以殷勤的态度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遗留给朋友的是挂念的心情。
注释:
- 山蹋:山上青草被踩踏,形容草木凋零。
- 青芜:指青色的草木,这里暗示秋天的枯萎。
- 凉秋:凉爽的秋天,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 连策:意思是一起骑马游玩。
- 穷水云同穴:水与云共处在一个地方,形容环境的幽静。
- 过僧虎共林:形容寺庙环境中有僧人与老虎同处,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
- 殷勤:热情周到,形容对朋友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平原,晚号清风。以山水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送曹三同猗游山寺》作于唐代,诗人在秋天的一个晚上,为朋友曹三即将前往山寺游玩而作。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眷念,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开篇的“山蹋青芜尽,凉秋古寺深”,通过描绘山的轮廓和寺庙的深邃,营造出一种宁静且略显萧索的氛围,暗示着秋冬交替之际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何时得连策,此夜更闻琴”,诗人渴望与友人再次相聚,表达了对友人琴音的思念,琴声成为情感的寄托,传递着友谊的温暖。
“穷水云同穴,过僧虎共林”,则通过“水”、“云”、“僧”、“虎”等意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深邃的联系,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一句“殷勤如念我,遗尔挂冠心”,则是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牵挂和祝福。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意境的交融中,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蹋青芜尽:山中的青草被踩踏得几乎看不见,暗示时光流逝和秋季的来临。
- 凉秋古寺深:古寺在凉爽的秋天显得格外幽静,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气氛。
- 何时得连策:诗人期待何时能与朋友一起骑马游玩。
- 此夜更闻琴:今夜的古寺中传来了琴声,更加引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 穷水云同穴:水与云在同一个地方,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 过僧虎共林:僧人和老虎同处于一片森林中,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殷勤如念我:诗人热切关心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
- 遗尔挂冠心:留下对朋友的关怀与惦念,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穷水云同穴”比喻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提升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山”、“秋”、“古寺”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悟,反映了唐代文化中人际关系的温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稳重与永恒,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 秋: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有凋零的意味,暗示时光的流逝。
- 古寺:代表着历史与人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琴: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寄托,代表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蹋青芜尽”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怨恨
D. 不屑 -
“穷水云同穴”中的“穴”指的是什么? A. 洞穴
B. 村庄
C. 共同的地方
D. 山谷
答案:
- C. 秋天
- B. 思念
- C. 共同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司空曙的《送曹三同猗游山寺》都表现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情感更加浓烈;而司空曙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友谊的表达,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