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寄郑十六兄
——司空曙
倦枕欲徐行,开帘秋月明。
手便筇杖冷,头喜葛巾轻。
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
虚消此尘景,不见十年兄。
白话文翻译
我在病床上想要慢慢起身,打开窗帘看到明亮的秋月。
手握冷冰冰的拐杖,头上戴着轻薄的葛巾,感到一丝清凉。
绿草渐渐向水边延伸,黄花盛开在城墙的一半上。
眼前的尘世景象在我的心中虚幻消散,却无法见到十年的老兄弟。
注释
字词注释
- 倦枕:疲倦的枕头,指病中躺卧的状态。
- 徐行:慢慢走动。
- 筇杖:一种用竹子制成的拐杖。
- 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轻便舒适。
- 侵水:草逐渐向水面延伸。
- 虚消:虚幻消散,心中感受的消失。
典故解析
- “十年兄”:指的是与作者有深厚友谊的郑十六兄,反映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病中孤寂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约公元 710 年-约公元 770 年),字子长,唐代诗人,作品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生病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病中寄郑十六兄》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友情温暖的诗。开头两句“倦枕欲徐行,开帘秋月明”描绘了诗人病中状态,虽然身体虚弱,但在明亮的秋月下,似乎感受到了一丝生的希望。接下来的“手便筇杖冷,头喜葛巾轻”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轻松感的渴望。
“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这一句则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结合,绿草与黄花的生机显得格外鲜明,突显出病中人对生命的感叹。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虚消此尘景,不见十年兄”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在病痛中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十年的情谊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感悟,也有对友情的深切思念,赋予了人们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倦枕欲徐行:诗人因病卧床,感到疲倦,想要慢慢起身。
- 开帘秋月明:打开窗帘,看到明亮的秋月,象征希望与光明。
- 手便筇杖冷:手中握着冷冰冰的拐杖,暗示身体的虚弱。
- 头喜葛巾轻:头上戴着轻薄的葛巾,表现出一丝清凉与舒适。
- 绿草前侵水:描绘自然景象,绿草向水边延伸,生机勃勃。
- 黄花半上城:黄花在城墙旁盛开,展现出美丽的景色。
- 虚消此尘景:对眼前景象的感受是虚幻的,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 不见十年兄:表达对好友的思念,突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倦枕”比喻病中的疲惫状态。
- 对仗:如“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形成生动的画面。
- 排比:通过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着宁静、美好,带来希望。
- 筇杖:代表病痛与无力感。
- 黄花: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十年兄”指的是谁? A. 朋友
B. 亲人
C. 师长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命的短暂
B. 生活的美好与友谊的珍贵
C. 病痛的无奈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思念与宁静
C. 激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病中寄郑十六兄》与《月夜忆舍弟》比较:两首诗均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突出自然美,后者则更强调家庭情感的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以上是对《病中寄郑十六兄》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