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时间: 2024-09-19 21:21: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作者:吴文英 〔宋代〕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
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
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白话文翻译:
在雁阵旁,微风传来消息,飞舞的琼花在远方渺茫的天际中闪烁,碧蓝的云彩在夕阳前先显得苍凉。露水凉透了栏杆,细腻的藕丝仿佛也怕冰冷的手腕。洁净的浮云如片玉,胜过花影和春灯交错的模样。秦镜已经满了,但素娥却不愿意将秋分给人一半。每当圆月之时便是美好的夜晚,而今晚的美好更是多了几分,对歌之中夹杂着怨恨。千里之外的月色,多少雾气笼罩着云帘。孤独的兔子在水面上显得凄凉,晨风吹过,银河也西转。眼泪模糊了视线,梦中回到瑶台,人却早已远去。
注释:
- 雁边风讯:指在雁阵边上传来的消息,暗指消息的细微和飘渺。
- 飞琼:形容飞舞的美玉,意在描绘美好的景象。
- 露冷阑干:露水冷却了栏杆,寄托着秋夜的寒冷。
- 素娥:指月亮,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称为“月娥”。
- 秦镜:古代的明镜,这里用来形容圆月。
- 瑶台: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好与远离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小山,宋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细腻而优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情感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与感慨,映射出作者在这个团圆的节日中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与细腻意境的中秋词。词中的意象丰富,描绘了秋天的凉意和月下的孤寂,表达了对亲人和美好时光的思念。在开篇,作者通过“雁边风讯小”引入了秋天的景象,雁阵的出现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愫。接着,词人通过“露冷阑干”来传达夜晚的寒冷,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
在描写月亮时,作者用“素娥未肯,分秋一半”展现了对月亮的渴望与无奈,月亮虽美,却无法填补人心的空缺。最后,词中描绘的“孤兔凄凉照水”与“摩泪眼”则是情感的高潮,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浓重的情感,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雁边风讯小:微风中传来的消息,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 飞琼望杳,碧云先晚:描绘出天际的美丽与苍凉。
- 露冷阑干:晚上寒露侵袭,突显了秋夜的冷清。
- 净洗浮空片玉:月亮如洁净的玉片,给人以美感。
- 秦镜满:圆月如同明镜,象征着团圆。
- 素娥未肯,分秋一半:尽管月亮美丽,但依旧无法与人分享团圆之情。
- 每圆处即良宵:每当月圆之时,皆为美好之夜。
- 万里婵娟:在远方的月光下,寄托着思念。
- 孤兔凄凉照水:描绘出孤独的意象,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玉片,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月亮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其对人情的无情。
- 对仗:词中常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亲人的思念,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事情感,从而展现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意象分析:
- 雁:象征着迁徙与离别。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露水: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 孤兔:象征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词中“素娥”指的是?
- A. 月亮
- B. 星星
- C. 太阳
- D. 云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孤兔”在水面上显得__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感伤。(对/错)
答案:
- A
- 凄凉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与对家乡的情感,但更加强调了中秋的团圆氛围,与吴文英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吴文英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