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寿嗣荣王)》
时间: 2025-01-19 20:4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寿嗣荣王)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
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钧箫秋远。
南极飞仙,夜来催驾,祥光重见,
紫霄承露掌,瑶池荫密,蟠桃秀螽莲绽。
新栋晴翚凌汉。半凉生兰檠书卷。
绣裳五色,昆台十二,香深帘卷。
花萼楼高处,连清晓千秋传宴。
赐长生玉字,鸾回凤舞,下蓬莱殿。
白话文翻译
望着海面波光粼粼,划着小舟在银河间游荡。
微风轻轻吹拂,龙的枝条奏响乐声,悠扬的箫声在秋空中回荡。
南极的仙人,夜间催促驾车,祥和的光辉再次显现,
紫霄的露水托举着,瑶池的阴影浓密,蟠桃盛开,莲花绽放。
新建的高楼如同晴空中的翅膀,半凉的微风中,书卷在兰亭轻盈。
五色绣衣,昆台的十二位仙女,香气弥漫,帘幕轻卷。
在花萼高楼之上,连绵的清晨,一千秋的宴会传递着。
赐予长生的玉字,鸾鸟回旋,凤舞在蓬莱殿下。
注释
- 璇海:指美丽的海面,璇指美玉,形容海面如玉般的光辉。
- 泛槎:泛指划船,槎是小舟的一种。
- 龙枝:形容乐器或自然的声音,带有神话色彩。
- 南极飞仙:南极是古代传说中仙人的居所,飞仙指代仙人。
- 紫霄:指紫色的天空或云,承露掌是指接受露水的手,寓意神秘而高远的境界。
- 蟠桃:蟠桃是传说中仙人所食的水果,象征长生不老。
- 昆台:指昆仑山的台地,古代传说中神仙聚集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生卒年不详),字廷翰,号云间,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风婉约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交融,表现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水龙吟》是吴文英为庆祝荣王的长寿而作,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仙境的描绘与对人间美好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龙吟(寿嗣荣王)》是一首描绘美好自然与人间和谐的词作。开篇即以“璇海波新”引入,展现出一幅波光粼粼的美丽画面,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诗中多次提及仙人、瑶池、蟠桃等元素,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意境非常高远,充满了神秘色彩,尤其是“南极飞仙,夜来催驾”的描写,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不忘将人间的欢乐与长寿的祝愿结合起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金风细袅”运用了拟人,给风赋予了柔和的性格,使得整个意境更加生动。整首词不仅是对荣王长寿的祝福,更是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中璇海波新:通过“望”字表现了诗人的向往与期待,璇海则象征美好。
- 泛槎又匝银河转:生动地描绘了在银河间游荡的景象,表现了轻松自在的心境。
- 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风的描写非常细腻,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 南极飞仙,夜来催驾:将人间与仙境相结合,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 祥光重见,紫霄承露掌:祥光象征着吉祥,紫霄则是高远的理想。
- 瑶池荫密,蟠桃秀螽莲绽:通过瑶池和蟠桃等元素,表现了美好的生活和长生的愿望。
- 新栋晴翚凌汉:描写新建筑的美丽,暗示着繁荣的景象。
- 半凉生兰檠书卷: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书卷象征着文化。
- 绣裳五色,昆台十二,香深帘卷:通过华丽的服饰和香气,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场面。
- 花萼楼高处,连清晓千秋传宴:展现了庆祝活动的高贵与长久。
- 赐长生玉字,鸾回凤舞,下蓬莱殿:最后以长生的祝福和仙境的意象结束,寓意美好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风、光等自然元素以人的特性,使得描写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长寿的祝愿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间幸福与和谐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璇海:象征美丽与珍贵,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银河:代表梦幻与遥远的理想世界。
- 蟠桃:象征长生与美好,表现人们对长寿的向往。
- 瑶池:是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完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风细袅”中的“金风”指什么? A. 夕阳
B. 秋风
C. 春风 -
“南极飞仙”中的“飞仙”指代什么? A. 普通人
B. 仙人
C. 神兽 -
“蟠桃秀螽莲绽”中的“蟠桃”象征什么? A. 美食
B. 长生
C. 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和吴文英《水龙吟》:两首作品都表现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但李白更倾向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而吴文英则偏向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文英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