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
潘牥 〔宋代〕
薄暮檐牙雨跳珠,
儿童指似雪先驱。
初闻竹上来能密,
旋觉梅梢重欲扶。
北地多应三丈许,
南州近亦十年无。
此间断缚吴元济,
看踏银沙入献俘。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屋檐下的雨珠像跳动的珍珠,
孩子们指着前来的雪,仿佛雪是它们的先导。
刚听见竹子上的雪声是如此密集,
转眼间又觉得梅树上的雪重得快要折断。
北方的雪应该有三丈深,
而南方的地方近十年都没有雪了。
在这里,我无缘得到吴元济,
只能看着他踏着银沙走进战俘营。
注释
- 薄暮:傍晚,日落时分。
- 檐牙:屋檐的边角,指雨水从屋檐滴落的地方。
- 跳珠:形容雨滴如珠子般跳动。
- 儿童:指小孩,象征着天真无邪。
- 雪先驱:雪仿佛是孩子们的引导者。
- 密:形容雪声或雪花落下的声音连绵不绝。
- 扶:指梅树被雪压得弯曲。
- 三丈:丈为古代长度单位,三丈即约为九米。
- 十年无:表示南方很长时间没有下过雪。
- 断缚:解除束缚,形容不再受拘束。
- 银沙:形容雪白的沙子,象征着雪的洁白。
典故解析
吴元济:指的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在历史上以其才华和个性著称。诗中提到的“断缚吴元济”,可能暗指诗人对自由与创造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牥,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雪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的美丽与纯洁。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傍晚雨水的景象,随后引入雪的情景,表现出雪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期待与惊喜。诗中通过儿童的指点,将天真无邪的童趣与雪的纯洁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诗的推进,竹子和梅树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雪的重量和寒冷,营造出一种静谧却又有些压迫感的氛围。最后,诗人转向对雪在南北方的不同表现的反思,表达了对南方缺乏雪的无奈与遗憾。诗的结尾提到了吴元济,似乎在表达对自由与创作灵感的向往与渴求。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情感丰富而深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暮檐牙雨跳珠:描绘傍晚时分,雨珠滴落在屋檐边,形象生动。
- 儿童指似雪先驱:孩子们指着天空,似乎在告诉大家雪要来了,表现出他们的好奇与兴奋。
- 初闻竹上来能密:刚听到竹子上雪落的声音,形容雪的声音细腻而密集。
- 旋觉梅梢重欲扶:转眼间,梅树上的雪重得让人担忧,生动形象。
- 北地多应三丈许:北方应该有很深的雪,反映出地域差异。
- 南州近亦十年无:南方近十年没有雪,表达了对南方气候的感慨。
- 此间断缚吴元济:在此地,似乎失去了对吴元济的追求与向往。
- 看踏银沙入献俘:最后一句是对战俘的描写,暗示了生活的沉重。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雨跳珠”形象生动,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雪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美好,同时也暗含孤独与冷清。
- 儿童:象征天真、无邪与对未来的期待。
- 竹与梅:代表坚韧与柔美,反映了自然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薄暮”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
诗中提到的“吴元济”是指哪位人物?
- A. 诗人
- B. 画家
- C. 战士
- D. 学者
-
诗中对雪的描写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与期待
- B. 忧愁与失落
- C. 厌倦与无奈
- D. 愤怒与不满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样描绘雪的景象,但更侧重于雪中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离别,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