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燕拂人衣絮扑头,
红英满地绿阴稠。
残春举目多愁思,
休上迢迢百尺楼。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燕子轻轻拂过人的衣裳,衣上的绒毛随风飘落到头上;
满地的红花绽放,浓密的绿荫遮挡阳光。
残春时节,抬头望去,心中满是忧愁和思绪;
不必再登那高高的楼阁,远望更让人心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拂:轻轻地撩动。
- 衣絮:衣服上的绒毛。
- 红英:红色的花朵。
- 稠:繁密,浓厚。
- 举目:抬头,望向远方。
- 愁思:忧愁的思绪。
- 迢迢:形容遥远。
- 百尺楼:高楼,通常指高耸的建筑物。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高楼”自古以来常与思乡、怀人、抒情相联系,反映了诗人的情绪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作品风格简练、清晰,注重现实主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残春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愁绪,反映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司马光的《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一丝淡淡的忧伤。首句描绘了春燕轻拂衣衫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春天的气息。接着,红花满地与浓绿的树荫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繁荣却又令人感到惆怅的氛围。残春的景象在诗人眼中不仅是一种自然之美,更是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沉思。最后一句“休上迢迢百尺楼”则是对过往繁华的释怀,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再追寻那些遥不可及的美好,宁愿停留于此,接受现实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春日的感悟与思考,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拂人衣絮扑头:描绘春燕轻轻拂动人的衣裳,营造出春天的生机。
- 红英满地绿阴稠:红花遍地,绿荫繁盛,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景象。
- 残春举目多愁思:在残春时节,抬头望去,心中充满忧愁与思绪。
- 休上迢迢百尺楼:不必再登高楼,遥望远方,更加感到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燕子的轻拂和花朵的绽放比喻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拟人:燕子与衣物之间的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红英满地,绿阴稠”,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无奈与释怀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衣絮:代表着岁月的流逝与对过往的眷恋。
- 红英:象征美好与繁华,反映了春天的生机。
- 绿阴:代表自然的生长与繁荣。
- 高楼:象征着追求与遥不可及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燕拂人衣”的意思是:
A. 燕子撞到人身上
B. 燕子轻轻拂动人的衣服
C. 燕子在空中飞翔 -
“红英满地”的意思是:
A. 地面上有很多红色的花
B. 地面上只有绿色的草
C. 地面上有很多黄色的花 -
诗人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悲伤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忧愁。
-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对比司马光的《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愁,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思考,而司马光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资治通鉴》
- 《宋诗三百首》
- 《唐宋诗词选》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