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秉国芙蓉五章》

时间: 2025-01-17 10:24:26

北方稀见诚奇物,笔界轻丝指捻红。

楚蜀可怜人不赏,墙根屋角数无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秉国芙蓉五章
作者:司马光
北方稀见诚奇物,
笔界轻丝指捻红。
楚蜀可怜人不赏,
墙根屋角数无穷。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很少见到这样的奇特花卉,
用笔轻轻描写,如同细丝捻着红色的花瓣。
可怜楚地和蜀地的人们,竟然没有赏识它,
即使是在墙根屋角,也有数不尽的美丽。

注释:

  • 稀见:很少见到。
  • 诚奇物:真正奇特的东西,指的是芙蓉花。
  • 笔界:用笔描绘的界限。
  • 轻丝:形容描绘时的轻柔。
  • 楚蜀:指代中国南方的两个地区,楚地(湖北、湖南一带)和蜀地(四川)。
  • 可怜:感到可惜或怜惜。
  • 墙根屋角:指房屋的边角,常见于普通人家的环境。

典故解析:

“楚蜀”典故:楚地和蜀地的文化历史悠久,盛产美丽的花卉,古时诗人常用这两个地方比喻人杰地灵之地。诗中提到其人不赏,反映了对美的无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因《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注重表现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主要内容。

诗歌鉴赏:

《和秉国芙蓉五章》以芙蓉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丽花卉的喜爱和对其遭受冷落的惋惜。首句“北方稀见诚奇物”直接引入主题,点明了芙蓉花的稀有与珍贵。诗人用“笔界轻丝指捻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芙蓉花的赞美与珍视。接下来的“楚蜀可怜人不赏”则转向对人们的反思,表达了对美的无知和遗憾。最后一句“墙根屋角数无穷”不仅强调了美的普遍存在,也暗示了人们往往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方稀见诚奇物:北方很少见到如芙蓉这样奇特的花卉。
  • 笔界轻丝指捻红:用笔轻柔地描绘,像细丝一样轻巧,指尖轻轻捻动着红色的花朵。
  • 楚蜀可怜人不赏:楚地和蜀地的人们真可怜,没有人去欣赏它。
  • 墙根屋角数无穷:即使是在墙根屋角,依然有无数的美丽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轻丝”比喻描绘的细腻。
  • 反衬:通过对比美丽的芙蓉与人们的无视,强调了美的遗憾。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的珍惜与对人们无视美好事物的惋惜。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身边的美,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财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高洁,是诗中主要意象。
  • 红色:象征着热情与生命,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 墙根屋角:代表着普通人生活的角落,暗示美的平凡与普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稀见物是什么?

    • A. 芙蓉花
    • B. 荷花
    • C. 菊花
    • D. 兰花
  2. “楚蜀可怜人不赏”中,楚蜀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3. 诗中提到的“墙根屋角”象征什么?

    • A. 美的缺失
    • B. 美的普遍存在
    • C. 高贵的花卉
    • D. 古代文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和秉国芙蓉五章》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但司马光更侧重于对美的珍惜与人们的无视,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记》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