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时间: 2025-01-17 10:09: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作者:张九龄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白话文翻译:
在这灼热的夏日,阳光直射大地,让人感到无比的炎热。我像飞鸟一样逃离繁茂的森林,流连于水边,生怕留下什么瑕疵。出行的旅途虽然苦涩,但我却依然乐在其中。处理公事时我诚心诚意,礼节上也追求周到。虽然能力有限,但我心怀感恩,感激他人对我的深情厚谊。即使面临炙热的阳光和火焰的烘烤,何必在乎鬼神的欺骗呢?我早晨在高山出发,傍晚便抵达长江边。秋天的瘴气难道能比我所遭受的毒害更重吗?夏季的水流为何不能平静下来?我相信真正能存活的人,只需问问自己的内心而已。吕梁山的出入,才发现这些话并非空谈。
注释:
- 缅然:指在微风中,轻轻地。
- 赫曦:炽热的阳光。
- 飞走:形容鸟儿飞离。
- 逃深林:指躲避深林的炎热和湿气。
- 流烁:形容水流的闪烁。
- 肃事:认真处理事务。
- 拜庆:表示对他人恩惠的感激。
- 汤火:比喻热烈的环境。
- 秋瘴:秋季的湿气和毒气。
- 吕梁:指吕梁山,象征着险阻和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厚,号平仲,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曾任宰相,是唐玄宗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以清白和忠诚著称。他的诗作清新、高远,常常融入政治和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张九龄奉命南海的途中,表达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公事与私事的认真对待,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整首诗以一个旅途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在炎热的夏日,诗人用“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描绘了自然的酷烈,展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然而在这种逆境中,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强调即使“行李岂无苦”,他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的“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不仅强调了诗人对公事的认真负责,也反映了他对私人情感的珍视。这种公私分明、心怀感恩的态度,体现了他的品德与修养。同时,诗中对于自然的描写与社会的观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感性的描写,又有理性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结束,表达了对于内心的反思与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外在的环境,向内心的真实探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描绘了夏日的热烈阳光,表现出自然环境的严酷。
-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表现诗人想要逃避炎热,流连于水边,生怕留下什么瑕疵。
-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虽然旅途不易,但诗人心态乐观,自得其乐。
-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强调处理公事的认真,私人情感的珍视。
-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感激他人的深情厚谊,展现诗人的品德。
-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面对艰苦环境,诗人不畏惧任何外在的欺骗。
-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描述了旅途的过程,从早到晚的奔波。
-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表达了对环境的思考,质疑夏季的困扰。
-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追求。
-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反思旅途的言辞,领悟到生活的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汤火”比喻炎热的环境。
- 对仗:如“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展现了诗人的对称美。
- 拟人:通过自然的描写,使人感受到环境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在困境中保持乐观,通过内心的反思与追求超越外在环境的影响,强调公私分明、心怀感恩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着严酷与挑战。
- 水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内心的宁静。
- 高山与长江:分别象征着艰难的旅途与广阔的前景。
- 秋瘴与夏水:表现自然环境的复杂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描绘的夏日环境是怎样的?
- A. 凉爽宜人
- B. 炙热无比
- C. 风和日丽
- D. 阴雨连绵
-
诗中提到的“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意指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风景的优美
- C. 时间的流逝
- D. 心情的变化
-
诗人认为内心的真实是:
- A. 外在环境的反映
- B. 自我要求的结果
- C. 内心追求的体现
- D. 社会标准的产物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张九龄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涉及旅途的经验,但张九龄更强调内心的感悟与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孤独的感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