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时间: 2025-01-01 14:39:58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白话文翻译

我在路上行走,虽然万里遥远,但正是三伏天,阳光炽热。我像鸟儿一样飞逃,躲避深林,流动的水面,恐怕也会留下瑕疵。行李虽然不轻松,但我却感到快乐。公事确实在于诚心,而庆祝的事也随之而来。我能力有限,感到惭愧,但我衔着恩情,心怀感激。如今我想要在火与水中试炼,何况没有鬼神来欺骗我。清晨从高山出发,傍晚抵达长江边。秋天的瘴气能毒我,夏天的水为何不平静呢?我相信生存者的心,只有问心无愧。吕梁的出入让我感受到,这不是虚言。

注释

  • 缅然:缓缓的样子,形容行走的状态。
  • 赫曦:光辉灿烂的阳光。
  • 飞走: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 流烁:流动闪烁的水面。
  • 生疵:产生瑕疵或缺陷。
  • 肃事:认真对待公务。
  • 展力:展示自己的能力。
  • 汤火蹈:在火与水中试炼,意指经历艰难困苦。
  • 秋瘴:秋天的瘴气,形容某种毒害。
  • 吕梁:地名,指吕梁山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字平子,号子平,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其仕途颇为顺利,曾任宰相,但因政治斗争而被贬。张九龄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创作于诗人出使南海的途中,表达了他在艰难旅途中对人生、自然和自己内心感受的深刻思考。正值夏日,酷暑难耐,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反映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公事的尽心尽力。

诗歌鉴赏

全诗以旅途的艰难为背景,表达了张九龄在外出公干时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以“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写出酷热的天气和漫长的旅途,令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接着“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以鸟儿的自由形象,反衬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瑕疵的忧虑。虽然行李沉重,然而“而我方自怡”却展现出他乐观的态度。

对于公务的态度,“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明确表达出他对公事的认真和对私庆的自省,表明了他心中的公私分明。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展现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虽然感到惭愧,但心中的感恩与慈悲依然让他充满力量。最后几句通过描绘旅途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强调出“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的哲理,意指心中有信念,便能克服一切困难。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职责的执着追求,给人以启示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缅然万里路: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艰辛,表达出诗人走过的路途遥远。
  2. 赫曦三伏时:在三伏天的酷热中行走,强调环境的恶劣。
  3. 飞走逃深林:渴望逃避困境,象征对自由的向往。
  4. 流烁恐生疵:担心流动的水面会产生瑕疵,比喻人生的缺憾。
  5. 行李岂无苦:承认旅途的艰辛,但心理状态却很怡然自得。
  6. 肃事诚在公:强调对公事的认真态度。
  7. 拜庆遂及私:公事的完成带来私人的庆祝,表明公私相连。
  8. 展力惭浅效:自觉能力有限,但心怀感恩。
  9. 衔恩感深慈:怀着感恩的心情,体现人性的温暖。
  10. 且欲汤火蹈:勇于接受挑战,意在冒险。
  11. 况无鬼神欺:表明无畏无惧,心中坦荡。
  12. 朝发高山阿:早晨从高山出发,展现旅途的艰辛。
  13. 夕济长江湄:傍晚抵达长江边,形成鲜明的对比。
  14. 秋瘴宁我毒:秋天的瘴气也能毒害我,揭示自然的威胁。
  15. 夏水胡不夷:夏天的水为何不能平静,表达对环境的疑惑。
  16. 信知道存者:相信存活者的心情,强调内心的真实。
  17. 乃觉非虚词:最终明白这些不是空话,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走”比喻为一种自由的状态。
  • 对仗:如“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夏水胡不夷”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体验,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对公事的认真态度以及对内心信念的坚持。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乐观与坚韧,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责任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路:象征人生的旅程,远方的理想与追求。
  • 赫曦:象征着炽热的现实与生活的挑战。
  • 深林:代表隐秘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 水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可能的瑕疵反映人性的脆弱。
  • 高山与长江: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无情,旅途的艰辛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九龄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赫曦”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炽热的阳光
    • C. 寒冷的月光
  3.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描写了哪个过程?

    • A. 早起晚归
    • B. 旅行的艰辛
    • C. 上山下海

答案

  1. B. 唐代
  2. B. 炽热的阳光
  3. B. 旅行的艰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描绘高远的视野与壮丽的自然,情感更加豪放。
  • 《早发白帝城》:以旅途的清晨为背景,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 fleeting(短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张九龄的作品更加强调内心的感受与责任,而王之涣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豪情。

相关诗句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下一句是什么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上一句是什么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下一句是什么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上一句是什么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下一句是什么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上一句是什么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下一句是什么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上一句是什么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下一句是什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上一句是什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下一句是什么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上一句是什么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下一句是什么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上一句是什么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下一句是什么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上一句是什么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下一句是什么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上一句是什么

缅然万里路,下一句是什么

赫曦三伏时。上一句是什么

赫曦三伏时。下一句是什么

飞走逃深林,上一句是什么

飞走逃深林,下一句是什么

流烁恐生疵。上一句是什么

流烁恐生疵。下一句是什么

行李岂无苦,上一句是什么

行李岂无苦,下一句是什么

而我方自怡。上一句是什么

而我方自怡。下一句是什么

肃事诚在公,上一句是什么

肃事诚在公,下一句是什么

拜庆遂及私。上一句是什么

拜庆遂及私。下一句是什么

展力惭浅效,上一句是什么

展力惭浅效,下一句是什么

衔恩感深慈。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