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岩杂咏·飞瀑》

时间: 2025-01-17 10:27:33

欲作银河落,支筇仰面看。

会须雷电散,已觉逼人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作银河落,支筇仰面看。会须雷电散,已觉逼人寒。

白话文翻译:

这瀑布就像银河一样倾泻而下,我支着拐杖仰望着它。必然要等到雷电散去,我才感觉到那股寒意逼人。

注释:

  • 欲作:想要,打算成为。
  • 银河:指天上的银河,形容水流的壮观。
  • :落下,降落。
  • 支筇:支撑拐杖,筇是竹制的拐杖。
  • 仰面:仰望,抬头看。
  • 会须:必然要,势必。
  • 雷电散:雷电消散,形容天气变得平静。
  • 逼人寒:寒意逼近,让人感到寒冷。

典故解析:

“银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浩瀚与壮丽。诗中提到的“雷电”,在古代文化中常与天气变化、自然的威力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天地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山水游历之际,表现出诗人对壮丽自然的感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思考。

诗歌鉴赏:

《紫岩杂咏·飞瀑》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飞瀑的壮观与自然的震撼力。诗人开篇即以“欲作银河落”描绘飞瀑如银河倾泻而下,体现出其宏大与壮丽。接着,诗人支筇仰面,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欣赏与向往。诗的后两句“会须雷电散,已觉逼人寒”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威严,尽管欣赏着美丽,寒意却已悄然袭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又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在描绘飞瀑时,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穿透力。诗中渗透着一种哲理,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亦要尊重其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作银河落:诗人以银河来比拟飞瀑,表现出这一自然景观的巨大与壮丽。
  • 支筇仰面看:诗人在欣赏飞瀑的同时,表现出一种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
  • 会须雷电散:暗示自然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体现出自然的威严。
  • 已觉逼人寒:表现出自然的力量让人感到寒意,警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瀑比作银河,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前后句式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飞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并存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河:象征浩瀚与壮美,传达出自然的神秘感。
  • 飞瀑:象征力量与美,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雷电:象征自然的威严与不可预知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欲作银河落”的意思是什么? A. 想要飞起
    B. 像银河一样落下
    C. 想要去旅行

  2. 诗人支筇的原因是什么? A. 休息
    B. 仰望飞瀑
    C. 走路困难

  3. “会须雷电散”的含义是什么? A. 要等天气好转
    B. 雷电来了
    C. 要离开这里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曾协的《飞瀑》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力量和气势,而王维则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两者都对自然有深刻的描绘,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