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岩杂咏·溅石》

时间: 2025-01-17 10:29:01

淅沥排炎暑,潺湲弄晚晴。

不知来远近,常作对床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淅沥排炎暑,潺湲弄晚晴。不知来远近,常作对床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的酷暑中,溪水淅淅沥沥的声音,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听。诗人听着水声,不知它是从远处而来还是近在身边,似乎每晚都在床前响起。

注释:

  • 淅沥:形容细雨或小溪流的声音,轻柔而清晰。
  • :排出,流出。
  • 炎暑:炎热的夏天,指高温天气。
  • 潺湲:形容水流缓缓流动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溪水。
  • 晚晴:指傍晚时分的晴天,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对床声:夜晚卧床时听到的声音。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水声和夏日的场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生活环境的细腻观察,这与古代诗人常常以自然之声寄托情感的传统相一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 创作背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诗人或在山水间或在居所,感受到自然的声音,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诗歌鉴赏:

《紫岩杂咏·溅石》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诗中,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晚晴的宁静,创造出一个动静结合的意境。开头的“淅沥排炎暑”将炎热的夏天与溪水的细腻声响相对比,展现了一种清凉的感觉,仿佛在炎夏中找到了一丝慰藉。接下来的“潺湲弄晚晴”,不仅表现了水声的动感,还通过“晚晴”这一意象,营造出一个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整首诗在意象上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交融,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诗中“常作对床声”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水声的依恋,也让人联想到在夜晚静谧中与自然对话的悠然自得。这种对话不仅是与自然的交流,也是与自我内心的交流,令人感到诗意盎然。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淅沥排炎暑”:细雨或溪水的声音在炎热的夏天中流淌,营造了一种清凉的感觉。
    • “潺湲弄晚晴”:水流的声音在傍晚的晴天中显得更加悠扬动听,展现了宁静的美。
    • “不知来远近”:对水声的来源感到迷惑,突显了自然的神秘感。
    • “常作对床声”:夜晚在床上听到的水声,给人一种亲切而熟悉的感觉,似乎是自然的陪伴。
  • 修辞手法

    • 拟人:水声被描述为“弄晚晴”,仿佛在与晚霞互动,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提升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在炎热的夏季中,水声带来的清凉与宁静,折射出对生活细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情。

意象分析:

  • 水声:象征自然的声音,代表着生命的流动和宁静。
  • 炎暑: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 晚晴:象征着宁静、舒适与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淅沥”主要形容什么? A. 细雨或小溪流的声音
    B. 风声
    C. 鸟鸣

  2. “潺湲弄晚晴”中“弄”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玩弄
    B. 摆弄
    C. 影响

  3. 诗人通过水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惆怅
    B. 亲切与温暖
    C. 厌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诗词对比

    • 曾协的《溅石》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但前者更着重于细腻的水声,后者则侧重于山水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宁静。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