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时间: 2025-01-19 21:39:14

落梅穠李趁时新,枯木岩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夕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落梅穠李趁时新,
枯木岩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
隔墙时有卖饧人。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元宵节,落梅和丰美的李花正适时绽放,
枯木岩旁却任由春天的来临。
我依然喜欢家乡的方言,能唤醒我昏沉的耳朵,
隔着墙壁时常能听到卖糖人的声音。

注释:

  • 落梅:指梅花已经凋落,意味着春天的变化。
  • 穠李:指盛开的李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 枯木岩边:枯木代表衰败,岩边象征环境的荒凉。
  • 乡音:指家乡的方言,承载着情感。
  • :一种甜食,卖饧人指卖糖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引用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乡音的情感,反映了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浙江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元夕》创作于元宵节,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乡音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元夕》是范成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落梅穠李”的对比,展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来临,生动地描绘了季节更替的美好。紧接着,诗人用“枯木岩边”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对春天的放任,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无情与春天的珍贵。

在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声音的依恋,这种乡音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醒病耳”形象地表现了乡音对他心灵的唤醒,隔墙的“卖饧人”则进一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地域文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感人的乡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正是这种细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在表达节日氛围的同时,也传达了普遍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梅穠李趁时新:描绘了春天的场景,梅花凋落而李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2. 枯木岩边一任春:表现了枯木与春天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
  3. 尚爱乡音醒病耳:乡音唤醒了诗人内心的沉寂,表现了对故乡的思恋。
  4. 隔墙时有卖饧人:通过生活的细节描绘,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落梅穠李”与“枯木岩边”形成对比。
  • 拟人:将春天赋予感情,表现其影响力。
  • 象征:梅花与李花象征着不同的生命阶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乡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优雅。
  • 李花:象征繁荣与希望。
  • 乡音:寄托着对故乡的情感和归属感。
  • :代表了生活的甜美与人情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穠李”指的是: A. 李树的花
    B. 李树的果
    C. 李树的叶

  2. 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 A. 思念
    B. 忘却
    C. 厌恶

  3. “隔墙时有卖饧人”描绘了什么? A. 卖糖的人的忙碌
    B. 春天的到来
    C. 乡音的回响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范成大《元夕》与李白《夜泊牛津怀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范成大的作品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节日的气氛,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