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扬州》

时间: 2025-01-06 14:51:50

谯鼓咚咚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

隔壕喝问无人应,怕恐人来捉眼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至扬州
——文天祥

谯鼓咚咚入四更,
行行三五入西城。
隔壕喝问无人应,
怕恐人来捉眼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情景,四更时分,谯楼的鼓声隆隆响起,走在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地进入西城。隔着护城河,呼喊询问,却没有人回应,心中感到害怕,担心有人的到来会让自己显得无所适从。

注释:

  • 谯鼓:指城门楼上的鼓,古代用以报时和传达消息。
  • 四更:指夜间的四更,约是凌晨两点至四点之间。
  • 西城:指扬州的西城,古时城市的分区。
  • 隔壕:指隔着护城河,壕沟。
  • 喝问:大声询问。
  • 捉眼生:这里指害怕被人发现自己在偷窥或看热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闻名于世,尤其在蒙古入侵时,坚决抵抗外敌,最终被捕殉国。他的诗歌大多表达了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文风沉郁,气势宏伟。

创作背景:

“至扬州”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诗中描绘的夜晚场景,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感受,表露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的宁静与孤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家国命运的担忧。“谯鼓咚咚入四更”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夜深人静时,人们的活动似乎也变得稀少,只有寥寥几人在西城中行走,形成了一种孤独和不安的气氛。

“隔壕喝问无人应”,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发出呼喊,却得不到回应,体现了对社会冷漠的深刻感受和对人际关系的疏离感。最后一句“怕恐人来捉眼生”,更是渗透出一种无形的恐惧,似乎在暗示着社会动荡和监视的压迫,使得个体在夜色中显得无助和脆弱。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思,以及在乱世中个人的无力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谯鼓咚咚入四更:描绘出夜深时的鼓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鼓声的咚咚声响显得沉重而清晰,暗示了深夜的孤寂与不安。
  2. 行行三五入西城:描写了在夜晚仍有少数人走向西城,表现了人们在动荡中仍需生活的无奈。
  3. 隔壕喝问无人应:隔着护城河大声呼喊,却无人应答,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社会的冷漠。
  4. 怕恐人来捉眼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和潜在危险的恐惧,暗示着在动荡的社会中,个体的脆弱和无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谯鼓咚咚”和“行行三五”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鼓声如同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传递着时间的流逝与深夜的孤独。
  • 意象:夜晚、鼓声、行人、护城河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忧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在动荡的社会中,面对孤独与无助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绘,反映出自身的处境以及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谯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警醒。
  • 西城:代表着家国的归属与希望,同时也是落寞与孤独的象征。
  • 隔壕: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
  • 夜晚:象征着不安和未知的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谯鼓咚咚”指的是什么?

    • A. 鸟鸣
    • B. 城门的鼓声
    • C. 风声
  2. 诗人对西城的描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繁华热闹
    • B. 寂静与孤独
    • C. 战争的惨烈
  3. “怕恐人来捉眼生”中的“捉眼生”主要指什么?

    • A. 看到美丽的事物
    • B. 被人发现
    • C. 受到欢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文天祥《至扬州》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的对比:
    • 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文天祥的诗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焦虑与对家国的忧虑,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