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孙受命》

时间: 2025-01-01 15:14:39

圣泽如春雨露宽,弃遗犹不绝衣冠。

万钉宝带翁无分,一幅花绫孙有官。

得免白丁何啻足,亲曾黄甲不堪看。

九经幸自澜翻熟,但守青灯雪屋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孙受命
方岳 〔宋代〕

圣泽如春雨露宽,
弃遗犹不绝衣冠。
万钉宝带翁无分,
一幅花绫孙有官。
得免白丁何啻足,
亲曾黄甲不堪看。
九经幸自澜翻熟,
但守青灯雪屋寒。

白话文翻译:

圣明的恩泽如同春天的雨露那样宽广,
即使被遗弃了,衣冠也不会绝迹。
万钉的宝带与我无缘,
而那一幅花绫却让我有了官职。
得以免于平常人的身份,何止是少得的呢,
亲戚曾经穿过黄甲,实在不堪回首。
九经幸好自己已翻熟,
只愿守着青灯在雪屋中度过寒冷。

注释:

  • 圣泽:指皇帝的恩泽。
  • 春雨露:比喻恩泽滋润,像春天的雨露一样。
  • 衣冠:指士人的衣服和地位。
  • 万钉宝带:意指高官厚禄,与自己无缘。
  • 黄甲: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暗指过去的权贵身份。
  • 九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表示学识。
  • 青灯雪屋:比喻清静寒冷的书房,象征隐居或清苦的读书生活。

典故解析:

  • 春雨露:古代文人常以春雨比喻恩泽,表示人心所向。
  • 黄甲:古代的官服,象征地位与权力,反映了对权贵生活的反思。
  • 九经:指《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君雅,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权势的冷淡和对学问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岳中年,正值士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诗中反映他对自身地位的思考,以及对读书求知的向往。

诗歌鉴赏:

《石孙受命》是方岳在权力与学问之间的深思,表现了他对自身身份的反思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诗的开头用“圣泽如春雨露宽”描绘了明君恩泽的广泛,象征着理想中的政治清明。接着,诗人将个人的遭遇与当时的世俗权力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权力的无奈和对学问的渴望。

“万钉宝带翁无分”的句子,生动地传达了权力与财富之路对他来说是无缘的,在这反映出一种对权力的远离和对物质的淡泊。相对而言,诗人更愿意选择“九经幸自澜翻熟”的清贫生活,展现了一种宁静的自我追求。

此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多的是对士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方岳通过这首诗,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泽如春雨露宽:比喻皇帝恩泽广泛,滋润万民。
  • 弃遗犹不绝衣冠:即使被抛弃,士人身份还是存在。
  • 万钉宝带翁无分:与权力无缘,暗示对权势的无奈。
  • 一幅花绫孙有官:得到官职的无奈与嘲讽。
  • 得免白丁何啻足:逃离平庸身份,感慨所获之少。
  • 亲曾黄甲不堪看:对过去权贵身份的批判。
  • 九经幸自澜翻熟:学识丰富,心中自有寄托。
  • 但守青灯雪屋寒:隐居清苦,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圣泽如春雨露宽”用自然现象形象化恩泽。
  • 对仗:如“万钉宝带”与“一幅花绫”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身份的差异。
  • 夸张:通过情感的极致表达,升华了诗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淡漠与对学问的执着,强调了士人应有的理想与追求,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露:象征恩泽与滋润。
  • 衣冠:代表士人的地位与身份。
  • 宝带:象征权力与财富。
  • 青灯雪屋:隐喻清贫生活与学问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孙受命》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方岳
    C. 杜甫

  2. 诗中“万钉宝带翁无分”意指: A. 与权力无缘
    B. 生活富足
    C. 家庭幸福

  3. “九经”指的是: A. 道教经典
    B. 儒家经典
    C. 佛教经典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方岳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前者更关注个人命运,后者则更注重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方岳的生平及诗歌研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