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秋夜》

时间: 2025-01-01 15:31:12

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

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

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

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
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
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
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白话文翻译:

细雨浸润着浮梁,轻柔的氛围让人难以入睡;
更深时分,敲打的钟声催促着人们入眠。
一声孤雁飞过,带来阵阵塞外的愁绪;
八月的木筏承载着乡信而来,似乎在延迟归期。
分别之后,故人常常出现在梦中,
秋天来了,燕子已经回到家中。
相逢时的喜悦在于诗歌依旧安好,
我醉心于书写,墨汁淋漓,犹如黑色的老鸦。

注释:

字词注释:

  • :湿润,浸湿。
  • 浮梁:指浮梁山,地名。
  • 碧纱:指绿色的纱帐,形容环境幽雅。
  • 短更:指更夜的时间短,表明时间已晚。
  • 塞愁:指边塞的愁苦,通常与思乡情绪相关。
  • :木筏,用于水上交通。
  • :拖延,延后。

典故解析:

  • “八月槎随乡信赊”中的“槎”与“信”结合,反映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人的关心,表现了深厚的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是诗人思念故人、感怀乡情的时节。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思乡的愁苦,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诗歌鉴赏:

《次韵秋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在雨中感受到浮梁的湿润,短暂的更深使得人难以入睡,夜晚的寂静中,孤雁的哀鸣和乡信的到来交织在一起,带来深切的乡愁。诗中通过“故人频入梦”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而“秋来燕子已还家”则展现了时节的变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意。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与故人重逢的喜悦,尽管现实中可能分隔两地,但诗歌的无恙和醉心的创作让他感到内心的充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绪,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对故乡和友情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浥浮梁逗碧纱:细雨浸湿浮梁,轻柔的氛围让人心生恬静。
  2. 短更催睡不停挝:更深时分,钟声催促着人们入眠,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3. 一声雁带塞愁过:孤雁的鸣叫带来了思乡的愁苦,表现了人的孤独感。
  4. 八月槎随乡信赊:八月的木筏承载着乡信,暗示着归乡的渴望和延迟。
  5. 别后故人频入梦:分别后,故人常常出现在梦中,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6. 秋来燕子已还家:秋天来临,燕子回归,象征着家与归属。
  7. 相逢却喜诗无恙:重逢时的喜悦在于诗歌依然安好,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满足。
  8. 醉墨淋漓黑老鸦:醉心于书写,墨汁淋漓,形象地描绘了创作的热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墨水比作黑老鸦,形象生动。
  • 对仗:如“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故人深切的思念与怀念,以及在孤独中找到内心安宁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思念与愁苦。
  • 孤雁:代表孤独与乡愁。
  • 燕子:象征归属与团圆。
  • :象征诗人的创作与情感的宣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浮梁”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地名
    C. 一种花卉

  2. “八月槎随乡信赊”中的“槎”指的是: A. 桥
    B. 木筏
    C. 船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乡愁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中的思乡情感与《次韵秋夜》类似,都是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为直接,而《次韵秋夜》则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层次展现了深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