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费宰》
时间: 2025-01-17 10:39: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费宰
作者:方岳(宋代)
野人拙生事,瓶粟盖无几。
唯有松下风,领略时一至。
迩来风亦无,抱瓮岂得已。
赖有大夫公,入山唤龙起。
铁笛横秋潭,山骨冰诗髓。
归来白云篇,出语更清驶。
自非境中人,其孰能与此。
吾等才哙伍,君才与丕倍。
一闻老农言,遽得言外意。
径烦写呈佛,十年亦中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自谦,认为自己是个粗陋的乡野之人,生活中所需的粮食也寥寥无几。只有在松树下的微风中,偶尔能感受到季节的变换。近来风也不再吹动,手握水壶又能如何呢?幸而有大夫公前来山中,召唤龙的出现。铁笛横放在秋天的潭水边,山的灵气与诗的精髓交融。回到家中,写下白云的诗篇,言辞变得更为清新流畅。若不是身处此境的人,谁能与我相提并论呢?我们这些才气平庸之人,怎么能与您这样的才子相比呢?一听到农人的话,便能领悟言外之意。烦请为我写一篇佛教的文章,十年也不过是中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拙生事:指笨拙的生活琐事。
- 瓶粟:指盛放粮食的罐子,象征生活的贫乏。
- 领略:体验、理解。
- 抱瓮:指抱着盛水的瓦罐,也象征着乡村的简单生活。
- 大夫公:称呼有名望的人。
- 唤龙:比喻请来灵感或才华。
- 铁笛:象征音乐与诗意的结合。
- 山骨:指山的本质或气韵。
- 白云篇:比喻清新脱俗的诗作。
- 言外意:指隐含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世纪,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方岳隐居山林期间,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名士的尊敬和对自我才华的谦卑。
诗歌鉴赏
《答费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人以“野人”自谦,体现出一种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开篇就用“拙生事”与“瓶粟盖无几”描绘出一种贫困而真实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通过“唯有松下风”引入自然的元素,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转而赞美“有大夫公”对他创作的启发,表明他虽然身处乡村,却能够通过与他人交流而获得灵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滋养。诗中的“铁笛横秋潭”意象,既是音乐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透出一丝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在整体布局上,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与追求。诗中不仅有对生活的反思,还有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人拙生事:自谦为乡野之人,生活简陋。
- 瓶粟盖无几:生活中所需的粮食不多。
- 唯有松下风:只有松树下的微风。
- 领略时一至:偶尔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 迩来风亦无:最近风也停止了。
- 抱瓮岂得已:手握水壶又如何呢?
- 赖有大夫公:幸得有名士前来。
- 入山唤龙起:召唤灵感的出现。
- 铁笛横秋潭:音乐与诗意的结合。
- 山骨冰诗髓:山的灵气与诗的精髓。
- 归来白云篇:写下清新的诗篇。
- 出语更清驶:言辞更加流畅。
- 自非境中人:若不是身处此境的人。
- 其孰能与此:谁能与我相提并论?
- 吾等才哙伍:我们这些才气平庸之人。
- 君才与丕倍:怎么能与您这样的才子相比?
- 一闻老农言:一听到农人的话。
- 遽得言外意:便能领悟言外之意。
- 径烦写呈佛:烦请为我写佛教的文章。
- 十年亦中岁:十年也不过是中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铁笛横秋潭”比喻音乐与诗的结合。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人的情感,如“风亦无”。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反思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人:象征自然、朴素的生活。
- 松下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气息。
- 铁笛:象征艺术与灵感的结合。
- 白云篇:象征清新脱俗的诗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铁笛”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音乐与诗意
C. 乡村生活
D. 自然景色 -
“自非境中人,其孰能与此”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A. 对他人生活的羡慕
B. 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C. 对乡村生活的无奈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 《江雪》(柳宗元):展现了孤独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方岳的《答费宰》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方岳更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