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倪尚书归霅川》
时间: 2025-01-06 13:00: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倪尚书归霅川
华岳 〔宋代〕
笔麟图凤久无声,何事权舆复见今。
鲁祭不因夫子肉,齐卿难夺孟轲心。
我公去就何为重,吾道兴亡所系深。
安得期文天未丧,载歌狼跋继遗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倪尚书的送别之情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思考。诗中提到久无声息的笔麟图凤,象征着文才和权力的沉寂,令人感到疑惑,为何如今权舆又出现于世。接下来提到鲁国的祭祀不应仅仅依靠孔子的肉体,强调了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而齐国的政治斗争也难以剥夺孟子的志向,表现出对理想的坚守。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文人精神的渴望,希望能继承古人的遗志,继续传唱文采和理想。
注释
- 笔麟图凤:笔、麟、图、凤都是象征文采和才华的词语,表示文人风采。
- 权舆:指权力和舆论。
- 鲁祭:指鲁国的祭祀活动,与孔子的文化传统有关。
- 孟轲:指孟子,代表着理想与正义的追求。
- 安得期文天未丧:希望文采和理想能够长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作品以诗歌为主,风格清新,笔触细腻,常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倪尚书即将返回霅川之际,作者借送别之机,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文人精神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贯穿始终,但其内涵却极为深邃,表面上是对倪尚书的离去表示惋惜,实际上却借此抒发了对国家和文化命运的深切关注。开头用“笔麟图凤久无声”道出文人失声之苦,暗示了当时文化的衰微;而“何事权舆复见今”则流露出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思考,表达了对权力与文人的复杂关系的看法。中间的鲁祭与齐卿的比喻,既体现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也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文人精神的渴望与国家未来的忧虑,饱含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整首诗在形式上通过对仗和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同时在内容上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和历史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笔麟图凤久无声:久未听闻文人气象,象征文化的沉寂。
- 何事权舆复见今:疑惑为何权力与舆论又重新出现,暗示对政局的思考。
- 鲁祭不因夫子肉:鲁国的祭祀不应仅依赖孔子,强调文化精神的传承。
- 齐卿难夺孟轲心:齐国的政治斗争无法动摇孟子的理想,表明对理想的坚守。
- 我公去就何为重:倪尚书的去与留何其重要,反映出作者对其的重视。
- 吾道兴亡所系深: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表明忧虑。
- 安得期文天未丧:希望文采和理想能永存,体现出作者的理想主义。
- 载歌狼跋继遗音:渴望传承古代文人精神,继续歌唱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使用“笔麟图凤”比喻文人的风采,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坚守,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麟:象征文采与才华。
- 权舆:象征政治权力。
- 鲁祭:象征传统文化。
- 孟轲:象征理想与正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笔麟图凤”象征什么? A. 政治
B. 文采与才华
C. 财富
D. 权力 -
“鲁祭不因夫子肉”强调了什么? A. 对孔子的依赖
B. 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C. 鲁国的祭祀
D. 孔子的肉体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文化传承与国家命运
C. 爱情
D. 乡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倪尚书归霅川》:两者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华岳的诗则更注重文化与理想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华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