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时间: 2025-01-01 15:4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后代放此诚堪悲。
白话文翻译
不如像蚕一样在茧里自我包裹,自己就能满足。
与你为妻过了一辈子,心生愤怒便立刻分开,目光相对却已无情。
辛苦只让雏鸟寄居在鹊巢,母子生离是因为你的追逐。
羽毛从未因时光而衰败,饮水啄食并不在乎丰饶或贫乏。
天阴时就叫我回去,情义如纸般薄弱,谁能相信呢?
早上还是夫妻,晚上却各行其路,世事变幻谁能了解?
饮水思源并非美德,后代对此放手,实在令人悲哀。
注释
- 作茧:蚕在吐丝时所形成的茧,象征自我保护和独立。
- 依蚕蔟:依靠蚕的茧,暗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怒即分飞:形容夫妻间因情绪而产生的分离。
- 辛勤唯雏寄鹊巢:辛苦的付出只让孩子寄居在别人的巢穴,暗示家庭不和。
- 羽毛曾未颜色衰:象征年轻时的美好尚未消逝。
- 恩情纸薄:比喻情感的脆弱,容易被打破。
- 汲妻白母:指饮水思源,强调对妻子的回报。
- 后代放此诚堪悲:对未来后代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强调自然与人情,风格朴实而有深意,尤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表现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对当时社会家庭关系的思考中,反映了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亲情、爱情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是梅尧臣通过鸠妇这一象征,表达了对夫妻关系脆弱与家庭生活不易的深刻思考。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妇女在婚姻中的无奈与辛酸。开篇以“作茧依蚕蔟”引入,暗示了自我保护和独立的重要,接着转向夫妻间的关系,描绘了因愤怒而分离的情景,揭示了情感的脆弱与无常。
诗中提到的“辛勤唯雏寄鹊巢”,不仅反映了母爱的伟大,也展现了对子女的关怀与无奈。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观察,尤其是“天阴辄遣呼辄归”,更是流露出对感情的失落与无奈,情感的脆弱如同薄纸,令人感到深切的悲哀。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沉重思考,传达了诗人对家庭、婚姻的深深忧虑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如作茧依蚕蔟:提倡自我保护,强调独立。
- 以丝自裹还自足:通过自我努力获得满足。
- 与尔为妇过一生:生活伴侣的承诺与时间的流逝。
- 怒即分飞同转目:夫妻间因愤怒而互相疏远。
- 辛勤唯雏寄鹊巢:辛苦的付出却未能保有家庭。
- 子母生离因尔逐:因追逐而生离,反映无奈。
- 羽毛曾未颜色衰:年轻时的美好未曾消逝。
- 饮啄不计丰俭时:生活虽然艰辛,但不在乎物质。
- 天阴辄遣呼辄归:情感的脆弱,随时可能失去。
- 恩情纸薄谁信之:对情感的怀疑与无奈。
- 朝为夫妇夕行路:夫妻关系的脆弱与变幻。
- 世间反覆那能知: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感叹。
- 汲妻白母非美事:强调对妻子的回报。
- 后代放此诚堪悲:对后代的无奈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作茧”比喻自我保护。
- 对仗:如“朝为夫妇夕行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情感描绘得如同薄纸般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婚姻脆弱性的忧虑,展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引发读者对家庭、婚姻及亲情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蚕茧:象征自我保护与独立。
- 鹊巢:象征家庭与亲情。
- 羽毛:象征青春与美好。
- 纸薄:象征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作茧依蚕蔟”主要表达什么含义?
- A. 依靠他人
- B. 自我保护
- C. 追求财富
- D. 享受生活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夫妻关系的无常?
- A. 羽毛曾未颜色衰
- B. 朝为夫妇夕行路
- C. 辛勤唯雏寄鹊巢
- D. 恩情纸薄谁信之
答案
- C. 梅尧臣
- B. 自我保护
- B. 朝为夫妇夕行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曹雪芹
诗词对比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虽然前者关注家庭与婚姻的无奈,后者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思乡,但两者均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发读者的共鸣,展现了人性深处对情感的渴望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相关诗词的合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梅尧臣研究》 - 对梅尧臣生平与作品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