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题可及明心堂
作者:梅尧臣 〔宋代〕
秭雉已先嘷,
卉木萼渐歇。
俯槛弄条枚,
因心悟生灭。
上人本高胄,
季父践清列。
而能厌纷华,
乐彼方外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秭雉(即朱雀)已经先前鸣叫,
草木的花瓣也渐渐凋谢。
我俯身在栏杆边玩弄枝条,
因此心中明悟了生与灭的道理。
这位高人本是出身显赫,
而季父(指季札)也曾在清白的名声中立身。
但他却能够厌倦世俗纷繁的荣华,
乐于追求那超脱尘世的道理。
注释
- 秭雉:一种鸟,象征着高洁。
- 卉木:草木的总称。
- 俯槛:俯身在栏杆上。
- 弄条枚:玩弄树枝。
- 上人:指高人,通常指品德高尚的人。
- 高胄:高贵的出身。
- 季父:指季札,春秋时期的名士,以清白著称。
- 纷华:世俗的繁华与奢侈。
- 方外说:超脱世俗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竹溪,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留题可及明心堂》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厌倦,渴望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留题可及明心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以“秭雉已先嘷,卉木萼渐歇”引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凋零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的氛围。这种自然的变迁不仅是对外界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映照。
接着,诗人通过“俯槛弄条枚”的细节,表现了自己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突显了对生与灭的领悟,这不仅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提到的“上人本高胄”和“季父践清列”,则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强调了即使是出身高贵的人,也能够超越世俗的纷争与华丽。
最后的“而能厌纷华,乐彼方外说”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简约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厌倦。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索,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秭雉已先嘷:描写鸟鸣,营造自然氛围。
- 卉木萼渐歇:草木花瓣凋落,象征生命的无常。
- 俯槛弄条枚:表现诗人悠闲的态度。
- 因心悟生灭:在闲适中领悟生命的哲理。
- 上人本高胄:引入高人,强调出身与品德。
- 季父践清列:提到历史人物,展现高洁品格。
- 而能厌纷华:表现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 乐彼方外说:追求超脱世俗的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世俗纷华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希望超越尘世追求更高层次哲理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秭雉:象征高洁与清雅。
- 卉木:体现自然的生机与凋零。
- 高胄:代表显赫的出身与品德。
- 纷华:象征世俗的繁华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秭雉”代表什么? A. 高洁
B. 低贱
C. 暴力
D. 忍耐 -
诗人通过“俯槛弄条枚”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悠闲与思考
C. 疲惫
D. 怒火 -
诗中的“季父”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季札
C. 孔子
D. 荀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留题可及明心堂》与王维的《鹿柴》都有着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对内心深处的思考。王维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梅尧臣则更多地集中于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渗透着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