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孙仲方画美人一轴》

时间: 2025-01-04 09:07:37

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

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

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色。

持归非夺好,夹者恐为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
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
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色。
持归非夺好,夹者恐为惑。

白话文翻译:

骏马很少驯良,美女也少有贤德。
听说败坏君主的驾车,也会倾覆一个国家。
我在墙壁间看到了那幅画,笔法奇妙而色彩斑斓。
拿回家并不是为了夺取美好,而是担心夹杂其中会产生困惑。

注释:

字词注释:

  • 骏驹:优秀的马,通常指速度快、体态优美的马。
  • 少驯良:很少有驯良的,意指骏马不容易驯服。
  • 美女:美丽的女性。
  • 贤德:有才德和品德。
  • 败君驾:指败坏君主的统治。
  • 倾人国:倾覆一个国家。
  • 壁间画:墙壁上的画作。
  • 笔妙仍奇色:形容画技高超,色彩奇妙。
  • 持归非夺好:并不是为了夺取美好的东西。
  • 夹者恐为惑:担心夹杂其中会引起困惑。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败君驾”可能与历史上某些君主失德、导致国家衰败的典故有关。古代许多文人都关注君主的德行与国家的兴衰,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人与德行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东皋,宋代诗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评。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上对于美的追求与对德行缺乏的反思交织。诗人通过对画作的赞美,引发对美与德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敏感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骏马与美女的特性,揭示了人性与美德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以“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概括了美的稀缺性与不可靠性,暗示在现实生活中,优雅与品德往往并不相伴相随。这种对比不仅是对外在美的反思,更是对内在美德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败君驾”,引入了政治的层面,暗示一个国家的毁灭常常源于领导者的失德。在这一点上,诗人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责任感,表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

在观赏壁间画作时,诗人感受到艺术的美妙与色彩的奇幻,表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美的向往。然而,最后一句“持归非夺好,夹者恐为惑”则将主题升华,表明美的追求并非目的,而是对真善美的反思。诗人担心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可能会被表象所迷惑,失去对真正价值的判断,这种深思熟虑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在赞美美的同时,又蕴含了对美的警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骏驹少驯良:开篇指出骏马少有驯良,暗示美好事物的稀缺。
  • 美女少贤德:美女虽多,但贤德者少,反映出对人性和品德的失望。
  • 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提到败坏君主的统治,揭示政治与美德的关系。
  • 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色:在欣赏画作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 持归非夺好,夹者恐为惑:最后警醒,拿回美的事物时,需警惕被表象迷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骏驹”与“美女”的对比,突显美与德的缺失。
  • 比喻:用“败君驾”比喻失德的统治者,暗示对社会的反思。
  • 排比:多次提及美的缺失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美与德的关系,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及对内在美德的渴望,提醒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要保持警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骏驹:象征力量与速度,但同时也暗示不易驯服的本性。
  • 美女:象征外在美,但缺乏内在的贤德。
  • 画作:代表艺术的美好与复杂,通过艺术的角度引发对美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骏驹”的意思是什么?
    a) 驯良的马
    b) 优秀的马
    c) 幼小的马
    d) 美丽的马

  2. “美女少贤德”中的“贤德”指的是什么?
    a) 外在美
    b) 内在品质
    c) 财富
    d) 权力

  3. 诗人为何担心“夹者恐为惑”?
    a) 担心被艺术迷惑
    b) 担心失去美的价值
    c) 担心被人误解
    d) 担心失去权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自然与内心美的追求。
  • 李白《月下独酌》:探讨孤独与自我价值。

诗词对比:
李白与梅尧臣在对美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表现为对自然和自我心灵的追求,而梅尧臣则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探讨美与德的关系,体现出更深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梅尧臣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