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丁巳初度自赋)》
时间: 2025-01-17 10:2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丁巳初度自赋)》
作者:李曾伯 〔宋代〕
老作星沙守。问今年平头六十,翁还知否。
暑葛霜砧都历遍,还著回旋舞袖。
奚所用皤然一叟。欲觅金丹驻颜色,纵铁鞋踏破终无有。
空自诧,不龟手。西风又近中秋候。
记相将桂华开未,月儿圆又。
弧矢四方男子事,争奈灰心也久。
何以报国恩深厚。了却官痴归去好,有竹窗蓬户生涯旧。
姑一笑,付杯酒。
白话文翻译
老年人在星沙(指落魄的地方)守着自己的清白。问如今已经六十岁,您还记得吗?
经历了夏天的炎热和秋天的寒霜,依然在回旋的舞袖中徘徊。
我这白发苍苍的老者,何必再去追求金丹来保住容颜,纵然铁鞋踏破,也终究无望。
白白地感叹,手却无法如龟般长寿。西风又近中秋时节。
记得我们曾一起赏桂花,月亮又圆了。
四方的年轻人都在忙碌于自己的事业,然而我却因心灰意冷而久矣。
如何才能报答国家的深恩厚谊?了却官职的痴迷,回归到那有竹窗蓬户的旧生活。
姑且一笑,举杯畅饮。
注释
- 星沙:指落魄或失意的地方,暗指诗人自己的人生境遇。
- 平头六十:指作者年满六十岁,表达对自己年老的感慨。
- 回旋舞袖:形容在舞蹈中摇曳的袖子,象征着年轻时的风采。
- 金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生不老的药,象征对青春的渴望。
- 龟手:指长寿的象征,古人常以龟作为长寿的象征。
- 桂华:桂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团圆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渊,号青松,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描写人生感悟,擅长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丁巳年初,作者在年过六十之际,感慨时光流逝,回味往昔,借酒抒怀。正值中秋佳节,诗中的情景和心境交织,表达了对岁月、友情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贺新郎》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以“老作星沙守”引入,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以“问今年平头六十”自问自答,流露出对年华逝去的惋惜。诗中通过对夏秋季节的更替,展示时间的无情,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在描写中,作者运用多种意象,如“金丹”、“铁鞋”等,传达出对青春的追求和对长寿的渴望,然而这些追求在岁月面前显得无力和渺小。最后,诗人以“姑一笑,付杯酒”收尾,展现了一种洒脱与释然的态度,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仍应珍惜眼前,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和国家的深情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作星沙守:老年人在艰难环境中守望,隐喻人生的艰辛。
- 问今年平头六十,翁还知否:自问年过六十,反省自我。
- 暑葛霜砧都历遍:经历了季节的变换,象征人生的沉浮。
- 还著回旋舞袖:尽管年老,仍怀念年轻时的舞姿。
- 奚所用皤然一叟:质疑年老者何必再追求容颜。
- 欲觅金丹驻颜色:想要长生不老的愿望,体现人对生命的执念。
- 纵铁鞋踏破终无有:即使付出一切,依然无法实现。
- 空自诧,不龟手:感叹无奈,无法长寿。
- 西风又近中秋候:中秋将至,暗示时光飞逝。
- 记相将桂华开未:怀念往昔的美好时光。
- 月儿圆又:象征团圆与美好。
- 弧矢四方男子事:年轻人忙于事业,体现社会现状。
- 争奈灰心也久:心灰意冷,感叹时事。
- 何以报国恩深厚:思考如何回报国家。
- 了却官痴归去好:放弃官职,回归简单生活。
- 有竹窗蓬户生涯旧:描绘理想的田园生活。
- 姑一笑,付杯酒:以笑对人生,举杯畅饮,表现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四季的变化,形象生动。
- 对仗:如“暑葛霜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西风和月亮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青春与国家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年老时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索,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但同时又显露出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沙:象征人生的孤寂与困境。
- 桂华: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团圆。
- 铁鞋:象征追求与努力。
- 竹窗蓬户:象征理想的简单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曾伯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问今年平头六十”中“平头”是指什么?
- A. 头发平整
- B. 年龄
- C. 生活状态
-
诗中提到的“金丹”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不老的药
- C. 名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 by 辛弃疾:同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水调歌头》 by 苏轼:对月亮的思考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贺新郎》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而辛的作品则更多地描绘了团圆的美好场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