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腊月二日,汪扑》
时间: 2025-01-02 04:5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 腊月二日,汪扑》
作者: 陈祖绶 〔清代〕
诸天幻现琼瑶界,阿谁散花为戏。
玉树装成,银台点满,称在主人仙署。
一场赌醉。有射覆传觞,消寒韵事。
白战无哗,大家欢乐太平瑞。
丰年乍飞六出,似衔龙剖蚌,多少珍异。
幕府同官,诗心谜语,不尽梁园高致。
邹枚捧袜。揖司马大夫,骋妍抽秘。
带得恩光,紫薇开晓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仿佛天上出现了美丽的瑶池,谁在这里洒下花瓣玩乐呢?玉树装饰得如同华丽的仙境,银台上满是美丽的光彩,主人的仙署中更是辉煌。一场豪饮,大家在射覆、传杯中消磨寒冷的冬日,欢声笑语,大家齐心协力享受这太平的祥瑞。丰年降临,雪花飞舞,如同龙在剖开蚌壳时所露出的珍珠,展示出无数珍奇的美好。幕府里同官们,诗情画意,谜语连连,尽情享受梁园的高雅情趣。邹枚捧着袜子,向司马大夫行礼,展现着她的美丽和秘密。最后,带着恩光,紫薇花在晨曦中绽放。
注释
- 琼瑶界:指美丽的瑶池,象征着仙境。
- 散花为戏:指洒花瓣的游戏,寓意欢快的气氛。
- 玉树:象征美丽的树木,常与仙境相关联。
- 射覆:一种游戏,常用于宴会中。
- 丰年:丰收的年头,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六出:指雪花的形状,寓意冬季的美景。
- 邹枚:邹枚是一个古代的女性形象,常用以指代才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祖绶,字子华,号延吉,晚号丈人,清代诗人、书法家。生于晚清,因其诗词多描绘自然风光及人生哲理而受到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正值腊月,正是农历年末,迎接新年的时节。诗中描绘了冬季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的欢聚,表现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齐天乐 腊月二日,汪扑》以其清新灵动的意象和浓厚的节庆气氛,展现了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的冬日景象。开篇即以“诸天幻现琼瑶界”引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接着,诗人通过“玉树装成,银台点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个场景的华丽与美丽。
整首诗不仅仅局限于描写自然景物,更通过“射覆传觞”等活动展现了人们之间的欢聚与互动,体现出一种温暖的人情味。诗中的“丰年乍飞六出”则将冬季的雪景与丰收的喜悦相结合,暗示着生活的富足和幸福。
通过对幕府同官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而最后一句“带得恩光,紫薇开晓霁”则用意象的对比,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整首诗在欢快的节奏与丰富的意象中,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诸天幻现琼瑶界:描绘出一个美丽的仙境,仿佛天上出现了瑶池。
- 阿谁散花为戏:引入欢乐的气氛,谁在这里洒花玩乐呢?
- 玉树装成,银台点满:玉树的华美与银台的璀璨,象征着富丽堂皇。
- 一场赌醉:通过饮酒、做游戏来消磨时光。
- 射覆传觞,消寒韵事:描述冬日里人们的饮酒与游戏,促进了情感交流。
- 白战无哗:描述了安静而欢乐的场面,没有争吵,只有欢声笑语。
- 大家欢乐太平瑞:体现了人们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 丰年乍飞六出:雪花飞舞,象征着丰收与幸福。
- 似衔龙剖蚌,多少珍异:比喻丰收的美好与珍贵。
- 幕府同官,诗心谜语:幕府中的官员们,吟诗作对,增添了文雅的气氛。
- 邹枚捧袜:描绘出优雅的女子形象,增添了一份柔情。
- 揖司马大夫,骋妍抽秘:表现出礼仪与美丽的结合。
- 带得恩光,紫薇开晓霁:象征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寓意美好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丰年乍飞六出”,将雪比作丰年中的美好象征。
- 拟人:如“紫薇开晓霁”,将花朵与晨光赋予了生命。
- 对仗:如“玉树装成,银台点满”,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庆祝丰年、描绘冬日欢聚的美好场景,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它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团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幸福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瑶界:象征着仙境与美丽。
- 玉树:代表着美好与华丽。
- 银台:象征着富裕与光彩。
- 射覆、传觞:代表了欢聚与互动的活动。
- 紫薇: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诸天幻现琼瑶界”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 A. 仙境
B. 战场
C. 市井
D. 荒野 -
“丰年乍飞六出”中的“六出”指的是什么? A. 六种花
B. 六种水果
C. 六角雪花
D. 六位神仙 -
诗中提到的“邹枚”是谁的象征? A. 勇士
B. 才女
C. 文人
D. 商人
答案
- A. 仙境
- C. 六角雪花
- B. 才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这首诗更注重描绘场景和气氛,而李白的诗则强调豪情与饮酒的痛快。两者在表达情感和主题上各有特色,但均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