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小石调)》

时间: 2024-10-16 14:43:36

城头画角催夕宴,忆前时、小楼晚。

残虹数尺云中断。

愁送目、天涯远。

枕清风、停画扇。

逗蛮簟、碧妙零乱。

怎生得伊来,今夜里、银蟾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春乐(小石调)
作者:张先 〔宋代〕

城头画角催夕宴,
忆前时小楼晚。
残虹数尺云中断,
愁送目天涯远。
枕清风停画扇,
逗蛮簟碧妙零乱。
怎生得伊来,
今夜里银蟾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城头的号角声催促着晚宴的结束,让我想起以前在小楼上度过的美好时光。残留的彩虹在云中隐约可见,令我愁苦地望着遥远的天涯。夜晚,我枕着清风,停下了手中的画扇,坐在青色的竹席上,心中却是纷乱的思绪。今晚的明月如银蟾般圆满,我该如何才能让她来到我的身边呢?

注释

  • 城头画角:指城墙上吹奏的号角,常用来通知人们晚宴结束。
  • 忆前时:想起以前的时光。
  • 残虹:残留的彩虹,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 愁送目天涯远:忧愁地望向远方的天涯,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 枕清风:借着清风入睡。
  • 逗蛮簟:在竹席上休息,蛮簟指竹席,碧妙零乱形容竹席的清新和凌乱。
  • 银蟾满:指明月,蟾蜍是月亮的象征,银色的蟾蜍象征着明亮的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生于1045年,卒于1110年),字仲明,号云溪,宋代著名词人,精通诗词,尤其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迎春乐》创作于宋代,是张先在一个春夜的感慨之作。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借景抒情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迎春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春天的温柔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中“城头画角催夕宴”的开篇,营造出一种急促和不舍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日的“小楼晚”,那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时刻,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残虹数尺云中断”,在视觉上为诗增添了层次感,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往的惋惜;而“愁送目天涯远”则直接表达了思念之苦,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枕清风停画扇”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惬意,然而内心的纷乱却在“逗蛮簟碧妙零乱”中显露无遗。最后,诗人以“怎生得伊来,今夜里银蟾满”总结,表达了对爱人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感伤与思念之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孤寂,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深度,是一首极具艺术性的词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头画角催夕宴:号角声催促着晚宴的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忆前时小楼晚:回忆起以前在小楼上度过的美好时光,情感深厚。
  3. 残虹数尺云中断:残留的彩虹在云中隐约可见,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经逝去。
  4. 愁送目天涯远:愁苦地望向遥远的天涯,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5. 枕清风停画扇:夜晚在清风中休息,暗示内心的宁静。
  6. 逗蛮簟碧妙零乱:坐在青色的竹席上,心中却是纷乱的思绪。
  7. 怎生得伊来:表达对爱人的渴望和期待。
  8. 今夜里银蟾满:今晚的明月如银蟾般圆满,象征着美好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蟾”比喻明月,形象生动。
  • 对仗:如“清风”和“画扇”形成了优美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彩虹、明月等意象都是情感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思念”与“时光流逝”展开,既有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与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人们在春天的温暖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变迁。
  • 画角:代表着生活的急促与无奈。
  • 残虹: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清风: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银蟾:象征月亮,代表思念与美好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城头画角催夕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急促与不舍
    B. 喜悦与欢快
    C. 悲伤与绝望
    答案:A

  2. “残虹数尺云中断”中的“残虹”象征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未来的希望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A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思念与时光流逝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先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迎春乐》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