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4:10:40

湘江好,洲渚暮潮中。

打桨又添三尺浪,归帆时送一声钟。

烟雨太溟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江好,洲渚暮潮中。
打桨又添三尺浪,归帆时送一声钟。
烟雨太溟蒙。

白话文翻译:

湘江的美景真好,在洲渚的傍晚潮水中。
划桨时又激起三尺浪,归来的帆船伴随着一声钟声。
烟雨笼罩,似乎一片朦胧。

注释:

  • 湘江:指湘江,流经湖南省的重要河流,风景优美。
  • 洲渚:洲渚,河中小洲或沙洲。
  • 暮潮:傍晚时的潮水。
  • 打桨:划船时用桨划水。
  • 三尺浪:形容水面上涌起的波浪。
  • 归帆:返回的船帆。
  • 送一声钟:形容船归时,远处传来的钟声。
  • 烟雨:烟雾与雨水交织的天气,形容景色朦胧。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湘江”作为地名在中国文学中多次出现,常用于描绘水乡的柔美和朦胧的意境。诗中的景象与古代文人墨客对江南水乡的描写相呼应,传达出一种浓厚的乡愁与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而闻名。其诗作常常反映江南的秀美风光,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作者在湘江的游历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对归乡情感的依恋。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湘江傍晚潮水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开篇“湘江好,洲渚暮潮中”,直接点出主题,浓厚的地方色彩引人入胜。诗人在描写时,运用细腻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到波浪拍打的清脆与宁静。

“打桨又添三尺浪”,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划船时激起的浪花,展现出水面上动态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舟行的乐趣与生活的节奏。接下来的“归帆时送一声钟”,不仅增添了时间的流逝感,也让整个画面更具生活气息,仿佛在告诉我们,归家的旅程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远方的召唤。

最后一句“烟雨太溟蒙”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烟雨朦胧的意境象征着一种模糊而美好的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对生活、时间和归属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湘江好,洲渚暮潮中:点明主题,描绘湘江的美景和傍晚潮水的宁静。
    • 打桨又添三尺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划船的动作和水波的涌动,传达出活力。
    • 归帆时送一声钟:钟声的响起,象征着归家的归属感和时光的流逝。
    • 烟雨太溟蒙:营造出朦胧的氛围,隐喻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雨”比喻朦胧的情感状态。
    • 拟人:通过“送一声钟”赋予钟声以人的情感。
    • 对仗:运用工整的句式,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湘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归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融情于景,意蕴深远。

意象分析:

  • 湘江:象征着江南的秀美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 洲渚:代表着自然的幽静与宁谧。
  • 三尺浪:体现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 钟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归属的情感。
  • 烟雨:隐喻朦胧的思绪与情感,展现人生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个?

    • A. 长江
    • B. 黄河
    • C. 湘江
    • D. 淮河
  2. “打桨又添三尺浪”中的“三尺浪”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风暴
    • B. 船只
    • C. 波浪
    • D. 人群
  3. 诗的最后一句“烟雨太溟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朦胧
    • D. 激昂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程颂万的《江南好 其三》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白居易更侧重于草的生长与时光的流逝,而程颂万则通过江水与归帆传达了深厚的乡愁。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