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好
作者: 冯煦 〔清代〕
三月莫,何事更干卿。草长莺飞春水皱,劳劳亭下五清明。东望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三月的江南,多么美好,何必再问这其中的种种情愫。草长莺飞,春水轻皱,亭下的五清明灯更显得生机盎然。向东远望,情思难以自禁。
注释:
- 三月莫:三月的江南,春意盎然。
- 何事更干卿:此句意为何必再问你所思所想的事情。
- 草长莺飞:春草开始生长,黄莺在飞翔,描绘春天的生机。
- 春水皱:春水轻轻波动,呈现出春天的柔和。
- 劳劳亭下五清明:五清明是指清明节,诗人在亭下思考,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东望不胜情:向东远望,情感难以自抑。
典故解析:
“江南”指的是中国南方的江南水乡,历来以风景秀丽、气候温和而著称,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指清明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对亡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江南美景,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江南春季,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生命的感悟。社会环境安定,文人们常常借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诗歌鉴赏:
《江南好》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迷人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诗的开头就以“莫”字引入,暗示春天的美好无需多言。接着,诗人以“草长莺飞春水皱”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生机,生动地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草长莺飞,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仿佛伴随着春风,心情也随之飞扬。然后,“劳劳亭下五清明”则是对清明时节的感慨,展现出人们在春日里聚集在亭下,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东望不胜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向东远望,满怀思绪,情感难以自禁,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整首诗在清新的意境中,流露出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月莫,何事更干卿”:开篇设问,春天的美好不需多言,暗示诗人的心情。
- “草长莺飞春水皱”:生动描绘江南春天的生机,运用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 “劳劳亭下五清明”:描绘在亭下聚会的场景,五清明象征着春日的清新与明亮。
- “东望不胜情”:向东眺望,情感丰富,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
- 拟人:春水“皱”,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莺:象征着快乐与春天的生机。
- 春水:象征着柔和与温情。
- 亭:代表休憩与欣赏自然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南好》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冯煦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草长莺飞”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
诗中“东望不胜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无奈
C. 喜悦
D. 怀念
答案:
- B
- D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江上渔者》-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江南好》的对比:
-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场景,但《春望》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对家国的忧虑,而《江南好》则专注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好。前者沉重,后者轻快,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江南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