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逋二首》
时间: 2024-12-29 16:53: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索逋无术谒公门,岂谓公门反怆神。
令尹幸酬三百索,痴儿犹恋一千缗。
如今索手方知错,自此甘心莫怨贫。
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
白话文翻译:
向官府索要债务无计可施,怎料官门反而令人心生怆然。
令尹好心竟然给了三百文,而我这个痴儿还是恋恋不舍那一千缗。
如今索讨债务才知道自己的错误,从今往后甘心不怨贫穷。
这不是由于恩情不广泛,而是五穷之苦无奈随人而至。
注释:
- 索逋:索要债务。
- 公门:官府,指借贷或索债的地点。
- 怆神:心中感到悲伤。
- 令尹:地方官,意指好心的官员。
- 三百索、一千缗:分别指代小额与大额债务。
- 甘心:心甘情愿。
- 恩波:恩惠的波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鲜明,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常涉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责逋二首》产生于华岳对社会中借贷关系的思考,对贫穷与债务的无奈感受使他创作出这首诗。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贫富差距和人们对金钱的执念。
诗歌鉴赏:
《责逋二首》以质朴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借债者的无奈与困惑。诗人通过描写官府的冷漠及债务人内心的挣扎,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压迫与无情。开篇直入主题,透出一种无奈的情绪:“索逋无术谒公门”,即使是去求助于官府,仍感到希望渺茫。随后,令尹出手相助,给予三百文,而诗人依然无法忘怀那一千缗的债务,这种执念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依赖与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选择从容面对贫穷,表现出一种内心的释然与自我救赎。最后一句“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以“恩波”与“五穷”形成对比,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复杂与人们命运的无常。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悲转释,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索逋无术谒公门:借债无计,只能向官府求助。
- 岂谓公门反怆神:岂料官府却令人感到悲伤。
- 令尹幸酬三百索:地方官好心给了三百文的帮助。
- 痴儿犹恋一千缗:我这个傻瓜依旧留恋那一千缗的债务。
- 如今索手方知错:现在才知道向别人索要是错误的。
- 自此甘心莫怨贫:从此甘心接受贫穷,不再怨恨。
- 不是恩波不旁洽:这并不是因为恩惠不普遍。
- 五穷无奈苦随人:而是五穷之苦无奈地随人而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索逋无术”与“岂谓公门”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怆神”来形容心中的悲伤,生动形象。
- 排比:诗中多次出现的“不是……而是……”结构,强调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自我救赎,探讨了人们对金钱的执念与对贫穷的接受,展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公门:象征着权力与冷漠,隐喻社会对个体的无情。
- 三百索、一千缗:分别代表小额与大额债务,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心理挣扎。
- 五穷:象征着多重困境与人生的无奈,具有普遍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索逋无术谒公门”中的“公门”指什么? A. 市场
B. 官府
C. 家庭 -
诗中提到的“令尹”是指什么? A. 地方官
B. 农民
C. 商人 -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释然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描绘了贫困与无奈的主题。
- 白居易《琵琶行》: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深刻揭示。
诗词对比:
- 华岳《责逋二首》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华岳更偏向于无奈与接受,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对命运的挑战。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华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