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
时间: 2025-01-04 08:34: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
——陈维崧
白甀生涯,红泥做活,乱烟细袅孤村。
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
紫笋碧鲈时候,溪桥上市贩争喧。
推篷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
田园。淳朴处,牵车鬻畚,垒石支垣。
看鸱夷扑满,磊磊邱樊。
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
掀髯笑,盈崖绿雪,茶事正堪论。
白话文翻译:
在我的家乡,茶具皆来自蜀山,暮春时节我在山下泊舟,随意赋写这首词。
白色的陶器伴随着我的生活,红泥制作的器具,轻烟缭绕着孤零的村庄。
春天的山脚下,清澈的流水洗涤着柴门。
正是紫色的竹笋和青色的鲈鱼的季节,溪桥上贩卖的声音争相喧闹。
我推开篷帘,遥望远方,高声吟诵杜甫的诗句,旭日升起,散发着鸡豚的清香。
在田园的质朴之地,牵着牛车卖着锄头,石头垒成的墙壁。
看着鸱夷(古代的鸟类)扑满,丘陵高耸,层层叠叠。
然而我偏偏喜欢那些茶具,温润而湿润,青翠难以触摸。
我掀起胡须笑着,满山的绿雪,茶事正适合谈论。
注释:
- 白甀:即白色的陶器,指日常生活中的茶具。
- 红泥:指用红泥土制成的陶器,常用于烧制茶具。
- 鸱夷:古代的鸟类,象征自然的美好。
- 茗器:茶具,代表茶文化。
- 翠难扪:形容茶具的温润和质地,难以触摸。
典故解析:
- 杜句:指杜甫的诗句,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常常包含自然与社会的深刻观察。
- 茶事:指与茶相关的活动,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5—约1680),字子骞,号唯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茶文化题材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茶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茶具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现了对茶事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眷恋。
诗歌鉴赏: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活力与自然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情眷恋。诗中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山水之间:白陶的光泽、红泥的温暖、清流的潺潺、竹笋的嫩绿,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亦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在“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一句中,诗人以茶具作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自己对茶文化的独特情感。茶,不仅是饮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情。
整首词的节奏感与画面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对人情世态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日田园的描绘,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茶事的悠闲态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甀生涯,红泥做活:描述了白色陶器和红泥器具的生动场景,象征着生活的质朴。
- 乱烟细袅孤村:描绘了村庄的宁静与烟雾缭绕的画面,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 紫笋碧鲈时候:指出了特定的季节,暗示着农家生活的丰富。
- 溪桥上市贩争喧:表现出市场的热闹与繁忙,生活气息浓厚。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温而栗湿翠难扪”使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茶具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观与茶文化,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展现出了一种闲适与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甀:象征着朴素与生活的真实。
- 红泥:代表着传统与手工艺的精神。
- 茶具:承载着茶文化的深厚内涵。
- 春山、流水: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满庭芳》是哪个朝代的诗作?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紫笋碧鲈”主要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季节
C. 食物
D. 动物 -
诗人对茶具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A. 轻视
B. 喜爱
C. 无所谓
D. 厌恶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陆游
- 《茶山吟》——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游的《饮茶歌》与陈维崧的《满庭芳》同样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但陆游更多描绘茶的品味与乐趣,而陈维崧则侧重于茶具与乡村生活的结合,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茶文化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