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马度关山,关山三尺雪。马尽雪亦乾,沙飞石更裂。归来三五骑,旌旗映雪灭。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
白话文翻译:
成千上万的马匹穿越关山,关山上积雪三尺厚。马匹走过后,雪也干了,沙尘飞扬,石头更加破碎。归来时只剩下三五骑,旌旗在雪中隐没。不见了出发时的人,只留下沙漠中流淌的血迹。
注释:
- 万马:形容马匹众多。
- 关山:指险要的关隘和山岭。
- 三尺雪:形容雪很深。
- 马尽雪亦乾:马匹走过之后,雪被踩实,变得干燥。
- 沙飞石更裂:形容风沙大,石头被风化得更厉害。
- 旌旗映雪灭:旌旗在雪中隐没,形容战争的惨烈和归来的寥寥无几。
- 碛中血:沙漠中的血迹,象征战争的残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雱(1044-1076),字子安,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之子。他的诗歌多表现边塞风光和战争的残酷,风格沉郁悲壮。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惨烈景象,反映了战争给士兵和家园带来的巨大破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雱随父王安石巡视边疆时所作,反映了当时边疆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万马穿越关山的壮阔场景,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牺牲。诗中“万马度关山”一句,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战争的规模,而“关山三尺雪”则加深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后文通过“马尽雪亦乾,沙飞石更裂”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破坏力。最后两句“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以悲凉的笔调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牺牲者的哀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马度关山”:描绘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万马奔腾的景象。
- “关山三尺雪”:强调了边塞环境的艰苦,雪深三尺,增加了行军的难度。
- “马尽雪亦乾”:马匹走过之后,雪被踩实,变得干燥,反映了行军的艰辛。
- “沙飞石更裂”:风沙大,石头被风化得更厉害,描绘了边塞的恶劣环境。
- “归来三五骑”:归来的士兵寥寥无几,反映了战争的惨烈。
- “旌旗映雪灭”:旌旗在雪中隐没,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士兵的牺牲。
- “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不见了出发时的士兵,只留下沙漠中流淌的血迹,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牺牲者的哀悼。
修辞手法:
- 比喻:“关山三尺雪”比喻边塞的艰苦环境。
- 拟人:“沙飞石更裂”拟人化地描绘了风沙的破坏力。
- 对仗:“万马度关山,关山三尺雪”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塞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牺牲。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牺牲者的哀悼。
意象分析:
- 万马:象征着战争的规模和力量。
- 关山:象征着边塞的险要和艰苦。
- 三尺雪:象征着边塞的寒冷和艰难。
- 沙飞石更裂:象征着边塞的恶劣环境和战争的破坏力。
- 旌旗映雪灭: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士兵的牺牲。
- 碛中血: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牺牲者的鲜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马度关山”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边塞的宁静 B. 战争的规模 C. 士兵的归来 D. 雪地的美丽
-
“关山三尺雪”中的“三尺雪”象征着什么? A. 边塞的寒冷 B. 战争的残酷 C. 士兵的牺牲 D. 雪地的美丽
-
“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牺牲者的哀悼 C. 对边塞的喜爱 D. 对雪地的欣赏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牺牲。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诗词对比:
- 王雱的《度关山》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惨烈,但王雱的诗更加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雱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安石全集》:收录了王雱的作品,并提供了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